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世界的居民复习与检测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世界的居民复习与检测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3章 世界的居民
一、预习案
1、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本章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
2.通过习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2、预习重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3.达标练习
1、按合理的关系把下列人种、语言和地区用线连起来。
白种 中国 英语
黑种 西亚 汉语
黄种 南非 阿拉伯语
2、1987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 )
A、50亿 B、60亿 C、40亿 D、70亿
3、世界人口最稠密和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东部
C、亚洲东部和南部 D、非洲南部
4、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俄语 D、汉语
6、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反映人口在____和____朴素抵销下自然增长的指标。
7、人口增长过快,对____和____都会带来很大压力。
8、宗教是一种____现象。在古代,人们对许多 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 ______”,并创造了许多宗教。
9、要解决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否能将稠密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人口的广大荒漠地区以取得平衡?说说理由。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知识梳理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数量巨大
全世界人口在1987年7月达到了50亿,现在已达到70亿。
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目前全球每秒净增约3 人,每天净增22.2万人,每年净增8100万人。
3、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讨论:展示图表,从图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4、人口减少过多也不利
举例说明 人口过少带来的危害。
总结:可见,世界人口的增长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但这些因素在世界人口增长的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其作用是不相同的。人口过多过少都是“害”。
5、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原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特点及分布地区,展示表格。
讨论分析试说明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语言和宗教
表格展示世界的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和特点
世界的聚落
思考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展示表格总结主要差异
(二)典例精析
考点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1.人口密度
请你计算出中国、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表中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稠密,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稀疏。
国家 面积(万千米2) 2009年人口数(亿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
俄罗斯 1 709.8 1.42 8.3
加拿大 998.5 0.34 3.4
中国 约960 13.4
澳大利亚 774.1 0.22
考点二: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读下表,回答1~3题。
地区 人口总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甲 600 1.2 0.6
乙 8000 1.9 0.4
丙 1000 0.6 0.8
丁 56 3.2 1.2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表中的丙地区最可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南部
3.表中各地,一年自然增长人口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四个人口稀少地区的代号和原因。
代号 稀少原因 代号 稀少原因
考点三:语言和宗教
1、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
A.亚洲东部 B.非洲南部 C.欧洲 D.北美洲
2、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 )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3、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人种,欧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人种。
4、世界三大宗教均发源于(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美洲
5、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清真教
考点四:世界的聚落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
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 D.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高而且宽敞
C.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D.聚落内多农田景观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 )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4.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炎热多雨的气候 B.炎热干旱的气候 C.崎岖的地形 D.寒冷潮湿的气候
方法总结
本节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框架归纳知识点后对知识点进行易错点的进一步解析,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更好的吸收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
一、预习案
达标练习
略 2 A 3 C 4 A 5 D 6 出生率 死亡率 7. 经济 环境 8 社会 神的意志
9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能简单地将稠密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广大荒漠地区,因为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能给人们提供的方便生活条件。
二、探究案:
知识梳理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3、提示:①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同时不断把废弃物排入环境中,人口过多会超过环境的供应能力。
②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资源会破坏环境,使环境恶化。
③经济的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目的: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分布地区 亚洲东部和南、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原和山区
分布规律 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 纬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
原因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和湿润
农业发展历史早
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 寒冷 湿热干旱 高寒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或宗教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区分的一群人。
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浅 波状 鼻高、唇薄 多
黄种人 黄色,棕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黑种人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第三节 语言和宗教
三大宗教 发源地 产生年代 经典信奉神 宗教建筑 主要分布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1世纪 《圣经》上帝耶稣基督 教堂 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各国
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 公元7世纪 《古兰经》真主安拉穆罕墨德 清真寺 亚洲和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
佛 教 古印度 公元前6世纪 《佛经》佛祖释迦牟尼 佛塔寺庙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活动
城市 发达 稠密 密集高层建筑 非农业
乡村 不发达 稀疏 稀疏低层建筑
典例精析
考点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1.139.6 2.84
考点二:世界人口分布情况 1 D 2 A 3 B
4.①②④⑤ 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较发达等
代号 稀少原因 代号 稀少原因
③ 原始的热带雨林 ⑦ 寒冷的极地
⑥ 干旱的荒漠 ⑧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
考点三:语言和宗教 1.B 2 A 3 黄色 白色 4 A 5 A
考点四:世界的聚落 1 D 2 A 3 C 4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