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1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1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2.1 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4.能正确区分地球“五带”和中国“五带”,了解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
【重点与难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
2.中国“五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自主合作探究】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
【自主学习】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等温线 ),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 。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南北普遍 (等温线 ),南北温差 。
【合作探究】
(1)1月份O℃等温线经过我国的 一线。
(2)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原因: 。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原因: ,热量不易散发,有“火洲”之称,
【跟踪练习1】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夏至日,我国下列城市日照时间最长的是 (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二、我国的温度带
【自主学习】
依据 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 、 、 、 、
和一个特殊的 区。即中国“五带”。
温度带 分布范围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一年 熟 、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东北平原大部分、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一年 熟 、 、玉米、谷子、高粱、 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华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大部分) 两年 熟或一年 熟 、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长江中下游平源、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 一年 熟到 熟 、 、 小麦、甘蔗等
热带 滇、粤、 三省南部和 省 一年 熟 、热带作物
高原气候区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一年 熟 、豌豆等
读图2-16,思考:甘肃跨几个温度带?
三、我国降水的分布
【自主学习】
1.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分配不均。
空间分布 (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
原因: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 (冬、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山脉东侧的 ,和喜马拉雅山脉的 坡。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 盆地的 。
(3)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反映在房屋的建筑形式上,为农村房屋有 “南尖北平”的特点。
【合作探究】 重要的等降水量线: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 一线一致,此线以北大都 于800毫米,但东北长白山区可达800~1 000毫米。
②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相当。西北内陆地区除新疆西北部达400毫米外,大多不足200毫米。
时间分配
从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 月。
(1)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 少。集中在 月。
(2)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 ,北方较 。
四、我国的干湿地区
【自主学习】
我国根据 与 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 、 、 、 四类地区。其分界大致是 毫米、 毫米、 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 年降水量> 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山地、 线以 南、青藏高原东南部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 、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都 、荒漠
【自我检测】
A组
1.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3.每年六月中旬,我国东部的雨带徘徊在 ( )
A.华北 B.南部沿海 C.长江中下游 D.东北
4.我国每年春末夏初出现“梅雨”的地区是 ( )
A.珠江流域 B.江淮流域 C.黄河流域 D.海河流域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 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 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 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④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6.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的原因是 ( )
①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获得的光热普遍增加
②台风的影响
③夏季北方白昼时数较长,获得光热相对增多
④雨带推移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组
1.秦岭一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 )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不均,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毫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A.2 5% B.2 8% C.34% D.60%
4. 我国降水时间分配是( )
A 夏秋多 冬春少 B 东多 秋少 C 夏多 秋少 D 春多 秋少读我国四城市
5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 )
A秦岭——淮河 B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C 长江 D 昆仑山——祁连山
6.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I)计算①④两地1月的温差约为 ℃,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造成这种特点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海陆分布两个因素中的 因素。
(2)四城市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
(3)四城市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