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并正确评价。
3.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4.理解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说出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7.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8.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预习要点
1.记住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4.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5.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三、课上自测
1.对我国矿产资源的评价,错误的说法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矿种比较齐全
B.分布不均,南方 有色金属丰富, 北方铁、煤、石油丰富
C.一些重要矿种短缺或相对不足,如铂、金刚石、石油、铀等
D.由于勘探水平限制,还有大量未发现的矿产资源,尤以东部地区潜力最大
2013年“世界地球日”主题已发布,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日用商品 B.工业产品
C.水资源 D.粮食作物
3.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
A.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B.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C.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D.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4.下列自然资源中,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5.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而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这说明我国(  )
A.人少地多 B.人多地少
C.人少地少 D.人多地多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6~8题。
6.上面四幅图表示出了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按草地、林地、水田和旱地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7.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  )
A.山地多,平地少 B.土地面积小
C.人口众多 D.气候复杂
8.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0.(2012 黄石学业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B.华北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11.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的条件十分优越,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海水温度适宜
D.沿海海域地跨不同的温度带
12.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分析其原因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②人均占有量少,且人口仍在增加
③许多资源管理、利用不当,浪费现象严重
④人均占有量大,但浪费、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广阔的田野,和煦的阳光, 欢快的鸟儿”,以上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①④ D.③④⑥
14.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B.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C.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农村新建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15.漫画《有家难回》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水污染问题
1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 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____ 林区,D 为_____林区。
(4)区域E为____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高原。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探究案
要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
2.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3.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4.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他类别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5.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典例精析:课件
要点二: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布区
1.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3.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较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4.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内陆地区。
5.耕地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乱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对策:一方面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典例精析:课件
要点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措施
1.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中国南部径流量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的径流量更少。
3.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
4.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5.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如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
6.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典例精析:课件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要点四:海洋资源的类型
1.海洋资源中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
2.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4.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扇贝、牡蛎、鲍鱼等。
5.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6.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
7.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为中国四大盐场。
8.中国海洋资源面临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当堂达标
1.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2.四大盆地中耕地最多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④地最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南方的山地、丘陵 B.北方的高原、山地
C.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D.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7.我国各地区中森林分布最少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界线表示的地理意义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9.甲、乙两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差异 B.气温差异
C.地形差异 D.生产方式差异
10.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粮食压力
C.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D.在陡坡植树造林
下表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读表完成11、12题。
自然资源 水 矿产 森林 耕地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6 3 6 4
人均约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4 3/5 1/4 1/3
1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 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1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森林资源 B.耕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13.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
A.各类土地资源比例均衡
B.耕地、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C.难利用土地比重很小
D.可利用草地的面积小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14、15题。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14.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15.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6.我国北方著名的盐场和全国最大的渔场分别是 (  )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北部湾渔场 D.莺歌海盐场、南海沿岸渔场
17.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北方多,南方少
19.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20.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21.读如图两幅漫画,回答有关问题。
(1)甲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黄河中游的___________(地形区)最严重。
(2)乙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如果继续蔓延下去,将带来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后果.该问题表现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山东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上海市 D.广东省
(3)为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
一、课上自测
1-5DCCDB 6-10CACCB 11-15ABCAD
16.(1)旱地 水田
(2)秦岭——淮河 800
(3)东北 西南
(4)草地 青藏
(5)山地 平原
(6)湿润、半湿润 干旱、半干旱
二、当堂达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A D C D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C A B C C B B
21.(1)水土流失 中游
(2)过渡放牧 B
(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