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知 识 梳 理知识点: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蝴蝶的家》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在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问题的四个角度1.内容(部分、全文)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全文)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部分)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部分)2.抓关键词、关键句(含义、作用)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用兴奋的眼光望着一粒豌豆形成的小花园。”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说成“一个小花园”?3.写法(体裁、修辞手法等)如:《呼风唤雨的世界》一文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修辞)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写法)4.生活经验(启示)如:读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与雷达》一文,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提出问题的常见模式1.内容(部分、全文)第×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说……?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抓关键词、关键句(含义、作用)“……”这句话中“××”这个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3.写法(体裁、修辞手法等)课文的题目是《……》,为什么一开始要写……呢?这段话(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找出第×自然段的一个比喻(拟人、夸张等)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4.生活经验(启示)找出第×自然段环境描写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读了《……》一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一文,思考从XXX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阅读知识点补充:如何作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类题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小学阅读题中常考的内容。那么,如何作答这类题目呢?1.熟读文章。特别要熟读题目中要求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隐含着对该词语的解释。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观潮》)。如果学生不理解“浩浩荡荡”的意思,则可以通过上文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理解浪潮的迅猛和气势浩大,而下文中写“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由此,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浩浩荡荡”的意思是形容水势汹涌浩大。2.联系上下文创设的情境理解词语。如“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理解这句话中“囚犯”的意思,需要联系上下文创设的情境:这粒豌豆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裂缝十分狭小且阴暗潮湿;青苔又将这粒豌豆裹起来,因此,它不能随意活动。所以“囚犯”是说豌豆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失去了活动的自由,并不是说豌豆真的是囚犯。3.通过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如理解“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到处都是湿的”中的“喧嚷”的意思时,需要明白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喧嚷”的意思是“(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在课文中赋予雨点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总之,回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类题目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既要答出词语本身的意思,又要答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以及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倚窗赏桂花(节选)钟芳晨曦(xī)初露,推开窗,一阵甜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丝丝缕缕,馨(xīn)香袭怀,令我心旷神怡,也给清秋的大自然平添了几分芬芳,几分曼妙。窗前绿地上的桂花开了,满树的花香随风飘逸。吃完早点,我便站在阳台上,倚窗尽情观赏:天空淡淡的云彩下,一排排桂树高大紧密,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细细小小的花朵密密匝(zā)匝的,一串串,一团团地衬着翠绿的叶子,像是满树的星星闪闪烁烁。乳黄纯美的金桂、雪白粉嫩的银桂、橙红艳丽的丹桂,簇簇都争相绽放,慷(kānɡ)慨(kǎi)地散发着芳香。那份淡雅、温馨、幽远将这座美丽的小区点缀得清爽宜人,让人如痴如醉,不忍离去。在桂花欲开未开时,将之摇落收集起来,盐水浸泡过后再用糖酿着,待到过年时用来拌着蒸糕,或做桂花酒酿小圆子,或直接做桂花茶喝,温润的甜带着桂花特有的香气渗入肺腑,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二)那一年丹桂飘香(节选)清晨,我被校园的桂花吸引了。那些黄色打着朵儿的如雨滴般的桂花,挂满了树枝头,又像一朵朵黄色的火把,高举在半空中。我的脚步突然僵硬了。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门前就有棵很大的桂花树,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种下了。如今想起那种淡淡的桂花香,仿佛又回到了那时。风吹落了满树的桂花,地上铺成了黄色的地毯,清新的香味不断弥散,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味道中。小时候,我经常爬到桂花树上,在树上不停地摇,摇落满地的桂花,就像童年时最幸福的时光碎片。我的父亲,那时正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在桂花树左右周旋,有时拿着家里的簸(bò)箕(jī),弯下平日里高高的身段,像一个姑娘般捡起这些遗落在地上的丹桂。父亲要把它们放到酒里,去稀释酒的浓度,而释放自己体内的芬芳。父亲和爷爷平日里没事的时候,总要喝上两杯桂花酿造的“桂花酒”。爷爷说,酒中有桂花的味道,更有庄稼的味道。1.【词语理解】照样子,从文章摘抄相同形式的词语。一阵阵快快乐乐【整体感知】这两篇短文都描写了桂花的形态,如短文(一)将细细小小的花朵比作 ,短文(二)将桂花比作 和 。桂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容,金桂是乳黄纯美的,银桂是 的,丹桂是 的。桂花的香味是令人陶醉的,从短文(一)中的“慷慨地散发着芳香”和短文(二)中的“ ”可以看出来。【提取信息】桂花有什么用处呢?请用“ ”在短文(一)和短文(二)中画出相应的句子。4.【解读信息】这两篇短文都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但是短文(二)还抒发了作者的感情。5.【解读信息】“爷爷说,酒中有桂花的味道,更有庄稼的味道”的意思是( )A.爷爷喜欢喝酒,所以说酒中有桂花的味道,更有庄稼的味道。B.因为桂花是爷爷从庄稼地里采摘回来的,所以爷爷最喜欢喝桂花做的酒。C.酒是用桂花酿造的,所以说酒中有桂花的味道。品尝着这样的酒,爷爷想到了庄稼的丰收,想到了幸福的生活。【解决问题】你觉得哪种花最美?仿照《倚窗赏桂花(节选)》中画线部分写一写它的样子。【答案】1.一排排一串串一团团郁郁葱葱细细小小闪闪烁烁2.星星雨滴黄色的火把雪白粉嫩橙红艳丽清新的香味不断弥散,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味道中4.怀念童年、思念家乡5.C6.示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中冒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荷花,白如雪,粉如霞。有的含苞欲放,娇羞欲语。有的只留下两三片花瓣儿,露出碧绿的莲蓬,莲蓬上面的一个个小孔,仿佛是一张张小嘴巴在吸收着阳光和雨露。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荷花的清香使人陶醉。二、(2022·四川·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四年级单元测试)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猪嘴防毒面具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zhì)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lǜ)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弥漫,并以三米左右的速度向对方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约25千米处,致使几千英法联军士兵中毒身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意外地生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他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jié)中幸免于难。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英国军事科学家深受启发。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 )(2)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 )(3)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4)第②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3.“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4.把下面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回答针对短文内容提出的问题。A.针对短文的写法 B.针对短文内容 C.联系生活经验(1)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吗?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2)把“猪嘴”说成“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猪嘴防毒面具能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5.读了这篇短文,请你提出一个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答案】1.× √ × √ 2.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3.不能。“较多的”准确地说明了用猪嘴的形状能装入更多的木炭颗粒,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B A C (1)有关,因为防毒面具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 5.防毒面具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泥土做吸附剂?三、(2021·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崇拜卡隆的为人了。我进教室的时候,老师还没来,教室里乱糟糟的。原来,三四个小孩正凑在一起欺负那个红头发的克洛西呢!可怜的克洛西手有(残疾 残废),经常被人欺负。有一个小孩把手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学克洛西的样子,旁边的人都在扮着鬼脸,而克洛西气得涨红了脸。接着,有一个小孩拿起三角板打克洛西,另一个还把栗子壳往他的头上扔。克洛西坐在那里,眼里噙着泪。他们几个见克洛西不敢反抗,就更加放肆起来,嘴里还喊着“残疾”“怪物”。克洛西气得身子直打战,最后气得拿起桌子上的墨水瓶朝弗兰迪扔过去。但是,弗兰迪很敏捷地躲开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墨水瓶正巧打着了刚走进门的老师。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逃回自己的座位。老师的胸部挨了这一打,脸色都变了。他走到讲台上,严厉地问:“刚才是谁扔的墨水瓶?”大家都低着头,没有人回答。老师又高声问:“到底是谁?”“是我!”我们都很惊讶地望向卡隆,只见他站在那里态度很(坚决 果断)。老师盯着卡隆看了半天,然后再看了看一脸惊诧的我们,说:“不是你”。接着,老师的目光又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扫了一遍,又说:“是谁扔的?请自觉站起来。”克洛西慢慢地站起来,哭着说:“他们打我,欺负我,我气极了,就把墨水瓶扔过去了。”“我知道了!那么欺负他的人都站起来!.”先生的脸很严肃。那几个小孩互相望了望,都慢慢站起来,把头低了下去。( )我真为你们感到失望( )竟然欺负比你们弱小的同学( )你们的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 )( )老师说完后,走到卡隆的桌子边,凝视着卡隆的眼睛说:“好孩子,你的心灵是高尚的。6.在(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7.用“\”画去括号内使用不当的词语。8.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克洛西被欺负后的表现。9.结合短文内容填空。本文的起因是 ,经过是克洛西不堪忍受, _, 。最后老师明辨是非,给了孩子们公正的评判。10.本文节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读完后,你想说些什么?【答案】6.“,,!” 7.残废;果断 8.而克洛西气得涨红了脸;克洛西坐在那里,眼里噙着泪。;克洛西气得身子直打战,最后气得拿起桌子上的墨水瓶朝弗兰迪扔过去。 9.三四个小孩见克洛西手有残疾,就欺负他。 误伤老师 卡隆承认是自己扔的 10.不能欺负弱小的同学或卡隆对朋友讲义气,为朋友担错误。四、(2021·四川·大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苍蝇与宇宙飞船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 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行踪)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 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④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 测量)舱内气体的成分。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中。1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____”。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紧密——( ) 灵敏——( ) 立即——( ) 启发——( )13.第②自然段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波浪线。14.根据句子环境,给“风马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 )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15.苍蝇的“鼻子”——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语音的延长 C.意思的递进16.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 上,它像灵敏的 仪。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 ,造福于我们人类。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是17.下列不属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一项是( )A.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B.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C.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18.请你针对短文的题目,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答案】11.宏伟 踪迹 灵敏 测量 12.周密 生动 立刻 启迪 13.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14.C 15.A 16. 一对触角 气体分析 小型气体分析仪 动物是人类的老师。 17.C 18.苍蝇与宇宙飞船有什么关系?五、(2021·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阅读极地冰虫①极地冰虫是少数活跃在极地低温下的生物之一。它们被生物学家称为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冰封大地中最活跃的生物。极地冰虫生活在终年积雪的冰川地带。在美国阿拉斯加、俄勒冈州和靠近极地的冰川区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们个头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丝细细的小黑线。②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在冰川地区刺骨的寒温下,其他动物几乎被冻成冰棒,甚至连细胞都冻得咯咯作响,然而这种低温对于极地冰虫来说却是最每适的生活环境。科学家发现,冰虫的细胞膜和细胞酶在低温下正常新陈代谢,细胞膜保持固有的弹性。③冰虫不仅抗冻还耐饿。科学家曾把几只冰虫放在冰箱里研究。两年过去了,不吃不喝的冰虫在冷藏室里依然顽强地生存着。④但冰虫也有致命的缺点——怕热。冰虫抵御高温的能力异常脆弱,只要温度高于4℃,冰虫细胞膜就溶化,细胞内的酶也化成一堆干草模样的黏物。⑤冰虫的生活方式也充满奥秘。它们总是生活在终年积雪的冰川地带,到夏天,大规模的冰虫就破冰而出,出来搜寻食物。据寻找冰虫的研究者说,稍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上万只缠绕在一起的冰虫。冰虫日落而出,日出而息。夏天太阳升起之前,冰虫纷纷躲回冰层。太阳落山后冰虫从洞穴中出来,搜寻海藻、花粉和其他可以消化的残渣作食物。到了冬天,冰虫聚集地大都大雪封山,没有海藻或者其他食物,它们就躲在地下。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冰虫如何在地底过冬。一到冬天冰虫似乎绝迹。科学家怀疑它们躲在雪底冬眠。不过最近,研究者发现如果挖得足够深,在冬天也可能看见冰虫。美国两名生物学家曾多次到终年积雪的雷尼克山中挖冰虫。他们至今找到的冰虫都藏身在3米以下的地洞中。⑥冰虫被称为地球上唯一冻不死的生物,具有科学家理想中外星生命的特质。科学家认为冰虫这种罕见的耐寒体质可以证明在外星球上也可能存在像冰虫一样的耐寒生物。19.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到现在为止。( )(2)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质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0.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1)短文第②—④段主要介绍了冰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短文第⑤段采用________的结构方式,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季节介绍冰虫的生活方式。21.短文画横线的句子中“可能”一词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22.你认为冰虫有怎样的研究价值?(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3.请你从短文的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一:问题二:【答案】19.迄今为止 新陈代谢 20.不怕冷,抗冻 耐饿 怕热 总——分 夏天 冬天 21.不能删除。因为冰虫“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只是一种猜测,如果去掉,表达就不够严谨。 22.科学家认为冰虫这种罕见的耐寒体质可以证明在外星球上也可能存在像冰虫一样的耐寒生物。 23.冰虫罕见的耐寒体质可以证明什么? 作者把冰虫比作一丝细细的小黑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2021·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对比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练习。(一)雨儿龙应台到潮州看她时,习惯独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带孩子一样用被子裹好她的身体,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灯关掉,只留下洗手间的小灯,然后在她身边躺下。等她睡着,我再起来工作。天微微亮,她轻轻走到我身边,没声没息地坐下来。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①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我一边写,一边说:“干吗那么早起?给你弄杯热牛奶好吗?”她不说话,无声地觑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轻轻说:“你好像我的雨儿。”我抬起头,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头发,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您的女儿。”她极惊奇地看着我,大大地惊讶,大大地开心:“就是说嘛,我看了你半天,觉得好像,没想到真的是你。说起来古怪,昨天晚上有个人躺在我床上,态度很友善,她也说她是我的雨儿,实在太奇怪了。”“昨晚那个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进玻璃杯中,然后把杯子放进微波炉。远处隐隐传来公鸡的啼声。(二)我的妈妈是个傻瓜我的妈妈是真正的傻瓜,她经常做错事。有好几次,妈妈做菜做到一半又去晒衣服,结果锅里的汤汁都溢了出来,她为了把火关掉,一紧张,就把还没有挂上竹竿的衣服全丢在地上。②结果衣服弄脏了,锅子也被她弄翻了,两边都是一塌糊涂。这时我的傻瓜妈妈就会以滑稽的表情,红着脸向我爸爸道歉:“我真差劲,对不起呀,下次我会注意的!”而爸爸就会笑着回答说:“你真蠢。”不过我认为说这话的爸爸也一样是傻瓜爸爸(大笑)。有一天早上,大家正在吃早饭的时候,爸爸突然慌慌张张地从房间里奔出来,他一边穿上衣、打领带,一边找公文包,找到以后说了声:“啊!糟啦,来不及了。”就奔出大门。“放心,他一会儿就会回来的。”妈妈倒是相当镇静。果然不出所料,爸爸没多久就走回来,而且很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你们看,我空忙了一场,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天呢!哈哈……”这就是我说爸爸也是傻瓜的原因。24.针对两篇选文的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一:问题二:25.选文(一)描写的是( ),选文(二)描写的是( )A.经常做错事的糊涂妈妈B.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年迈母亲26.读句子,体悟情感。(1)读选文(一)中画线的句子①,你体会到作者面对母亲渐渐衰老的现实感到( )A.无奈、爱怜 B.痛苦、无助 C.嫌弃、厌恶(2)读选文(二)中画线的句子②,你体会到作者面对妈妈的手忙脚乱感到( )A.一筹莫展 B.痛心疾首 C.可爱可亲27.选文(二)中妈妈、爸爸的“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多项选择)A.妈妈做菜时忙着晒衣服,晒衣服时又忙着关火,结果两边都一塌糊涂。B.妈妈红着脸向爸爸道歉。C.爸爸忘了那天是星期天,风风火火去上班。D.当妈妈做错事时,爸爸说她“你真蠢”。【答案】24.选文(一)为什么以“雨儿”为题 选文(二)中“我”的妈妈真的很傻吗 25.B A 26.A C 27.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