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南朝(420-589)
(266-316)
383年淝水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317-420)

263
280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氐族
鲜卑族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规模,为后来隋唐所取法,将来中国全盛时期之再临,即奠基于此。
——钱穆《国史大纲》
混乱时代? VS 盛世前奏?
三国
何兹全先生的《三国史》,开头有这样一句话:
东汉统一帝国的垮台和分裂局面的出现,应从黄巾暴动说起。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标志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建 立 者:孙权
都 城:建业
起止时间:222-280
蜀汉
建 立 者:刘备
都 城:成都
起止时间:221-263

建 立 者:曹丕
都 城:洛阳
起止时间:220-265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答案】D
【解析】根据政权的地理位置,曹丕定都洛阳,刘备定都成都,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
三国--西晋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年
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66年
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代魏,是以王朝禅代的方式和平地进行的,曹魏时期的显贵大都成为晋的开国元勋。晋在平蜀以后招募蜀人北来,供给他们两年口粮,免除20年徭役;平吴之后,又规定吴国将吏北来可免除10年,百工和百姓20年。全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安定局面。”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晋武帝始即位时提倡节俭,平吴后则日益骄侈,荒淫怠政,后宫姬妾多达近万。门阀士族垄断高级职务的格局初步形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大臣多是累代富贵,习惯于骄奢佚乐,不以国事为念。”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西晋
①统治集团严重奢侈腐化
“以著姓世族为各州郡的州都与大中正、中正,使其执掌搜荐人才之事……将管区内人物的品行,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中央政府选用官员,就是根据中正的‘品状来定’。”
——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
盖以论人才优势
非为势族高卑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西晋
“晋武帝为加强宗室诸王的力量以藩屏王室,又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分封为王……相当一部分宗王的权力远不限于其封国境内,而能参政统军。” ——张岂之《中国通史》
②宗王权重,威胁中央
八王之乱
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五胡趁虚而入。
西晋
自东汉开始,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jié]
[ dī ]
③少数民族内迁而引发的民族矛盾尖锐
【思考】五胡缘何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背景: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
影响: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民族矛盾也被激化。
西晋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在刘曜的带领下,匈奴攻陷洛阳,掳走了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仅历五十一年
1.东晋建立: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崛起
【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东晋
3.东晋与南朝的交替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江南的开发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江南的开发
1、原因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①北人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和资源丰富;
2、表现
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③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今广东广州)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3.影响:
促进民族交融;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十六国
与东晋同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十六国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前秦
80万兵力
东晋
8万
VS
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一败之后迅速崩溃。
北朝
拓跋珪
拓跋宏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节选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拓跋焘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朝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措 施 影 响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触动了少数民族贵族利益,加速了北魏衰亡
鲜卑族 汉族
拓跋氏 元氏
丘穆陵氏 穆氏
步六孤氏 陆氏
贺赖氏 贺氏
拔拔氏 长孙氏
独孤氏 刘氏
北朝的结束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
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课堂总结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隋朝统一
南朝(420-589)
(266-316)


383年淝水之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