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解析三大诉讼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解析三大诉讼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有答案)

资源简介

9.2 解析三大诉讼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权威。
2、科学精神:掌握诉讼的科学内涵,全面掌握我国的诉讼法,熟知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3、法治意识:学以致用,增强法治意识,把法治作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
4、公共参与:积极利用法律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诉讼、诉讼法的内涵、特点
【难点】诉讼的类型。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开庭审理的基本程序
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1)开庭准备: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__________。
(2)法庭调查:全面调查__________。
(3)法庭辩论: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__________。
(4)休庭评议:审判人员认定事实、__________、作出结论。
(5)宣告判决:当庭或择期__________判决内容。
2.立案
(1)我国实行__________制。对人民法院__________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2)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__________。
(3)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__________程序。
(4)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__________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__________副本送达原告。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__________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3.起诉
(1)起诉,俗称“告状”,是___________的第一步。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__________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__________,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4.法律援助具体行为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_____,请求支付_____、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______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_____代为提出。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________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5.三种诉讼的差异
(1)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在案件性质、诉讼__________、提起诉讼的__________、诉讼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2)民事诉讼解决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__________是否合法的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__________、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__________的问题。
(3)民事诉讼__________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__________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__________地位。刑事诉讼除__________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__________提起__________。
五自我检测
1.北京游客王某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的西藏八日游。因所在小区属于疫情封控管理区域而无法按时参加旅游,王某要求旅行社退团退费,旅行社以已经提前预订司机为由,扣除了司机费用5832元,但未提供相关凭证。王某与旅行社发生纠纷,本案中( )
①旅行社无需退还王某费用
②王某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③双方可协商旅游合同解决纠纷
④双方须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问题发生争执,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B.小郑和小李在离婚过程中因财产分割问题发生争执,最好申请仲裁
C.父母与子女之间因抚养或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可以选择调解
D.某公司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3.案例一:陈某在小区散步时被狗咬伤,陈某与狗的主人石某就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争吵不一。
案例二:小张把车停在杭州市萧山区某马路边被交警贴了罚单,但他发现一起停着的好几辆车并没有受到处罚。
案例三:某日下午,华某携水果刀窜至某中学附近小巷,将学生常某拦住,采取威胁、殴打等手段,将常某的手机和运动手表抢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以上问题如果诉讼到人民法院,适用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
A.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B.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民事诉讼
C.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D.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
4.武汉某男子通过网络中介找了第三方商家提供的上门家政服务。当天,两名清洁工带着工具来该男子家做清扫工作。两人走后,男子检查发现,厨房的抽油烟机还有大量油溃没有清理干净,碗碟损坏若干。男子非常生气,遂要求商家返工赔偿,却遭到商家的直接拒绝。该男子可以( )
①请行政部门进行司法调解
②请人民调解员调解争议问题
③申请即时生效的司法调解
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1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在线诉讼的法律效力,完善了电子送达等在线诉讼规则,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材料表明( )
A.当事人欠缺在线诉讼能力的诉讼,小额诉讼以外的诉讼,均不适用在线诉讼
B.在线民事诉讼,能方便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进行诉讼活动
C.此次修改民事诉讼法,使民事诉讼规则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D.采用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解决了诉讼当事人纠纷化解渠道不足的问题
6.案例一 赵某身为婴儿的亲生父亲,将其病危的孪生女婴送到医院后,便置之不顾,使女婴得不到亲人的抚养,长期置留在医院,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遗弃罪。
案例二 2021年2月,被告人王某、杨某夫妇与李某达成协议,将亲生男孩过继给李某扶养。协议签订后,李某支付王某、杨某哺乳费人民币6万元,将该男婴带回家中。
案例三 2020年9月19日,某客运公司驾驶员驾驶车牌号为A××的大型客车接送某学院师生,途中被某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查处。2020年11月6日,某市执法局以某客运公司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客运业务为由,决定对某客运公司罚款四万元。
以上问题如果诉讼到人民法院,适用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
A.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B.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民事诉讼
C.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D.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
7.某社区居民到社区反映:自家一楼下水堵塞,一楼房主关闭自来水主阀门,导致楼上居民都无法用水,多次协商无果,申请人民调解。社区调解员查看现场发现,一楼如不关闭主水阀确实影响正常生活。经调解员协商签订调解协议:楼上居民同意每户拿出200元作为疏通下水的费用及维护,一楼房主答应下水疏通后立即恢复供水,楼上居民答应以后不往下水乱扔东西,防止下水堵塞。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一楼居民无故再次关闭主水阀,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权强制要求一楼业主开阀
B.如果下水再次发生堵塞情况,依据调解协议一楼居民无权再次关闭自来水主阀门
C.如果楼上居民拒不执行调解协议,一楼居民可以申请仲裁,再不执行可选择上诉
D.如果需要达成具有强制力的调解协议,双方还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8.某婚庆公司网购60只花瓶,在收货后第6天申请退货。商家同意退货申请后开箱验货,发现多只花瓶均留存有水渍,于是拒绝退款。买家要求商家按照"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退货并承担退货运费,因协商未果,随将商家告上法庭。该类案件( )
①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并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
②原告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被告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③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双方都要注意留存证据
④若不服法院判决,应在 15 日内提起上诉以启动再审程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黄先生遭陌生男子叶某窜进车内扑咬,导致其脸上、脖颈和手臂多处受伤,叶某被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处以行政拘留13日的处罚。黄先生认为公安机关对叶某的处罚过轻。在这种情况下,黄先生可以到( )
①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③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④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提起行政复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人民调解指的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下列对人民调解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②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后途径
③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国家机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1)法庭纪律
(2)案件事实
(3)自己的意见
(4)适用法律
(5)公开宣告
2.(1) 立案登记 依法应该
(2)登记立案
(3)第一审
(4) 起诉状 答辩状 开庭审理
3.(1)诉讼程序
(2) 受到侵害 合法权益
4. 国家赔偿 劳动报酬 民事权益 法定代理人 律师
5.(1) 目的 主体 内容 程序
(2) 平等主体 民事 行政行为 犯罪 刑罚
(3) 双方当事人 行政相对人 被告 自诉 人民检察院 公诉
五自我检测
1.C
2.C
3.D
4.D
5.C
6.C
7.D
8.A
9.A
1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