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专题(五) 区域认知中考 命题点 1. 简述不同区域的位置。2.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资源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3.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不同区域的经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与文化特点及差异情境 结合点 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解题突破点一、学习区域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1. 学习区域的知识框架 图ZT5-12. 在复习每个区域的时候,应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区域的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和海陆位置 自然地理 特征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分布、主要地形区、地势特征 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河流:河流的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资源(物产):主要资源(物产)分布及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 经济 农业: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农业区、主要农作物 工业: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工业区、工业部门 交通:主要交通线路、交通分布、交通方式 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及特色 文化特点:民居特色及民俗等 二、学习区域的具体步骤(一)认识一个区域,首先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 绝对位置(即经纬度位置):利用经纬网判断某区域的经纬度位置,确认所处的温度带和半球位置。在认识经纬度位置时,特别注意认识穿过区域的特殊纬线。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相对位置: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例如:某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 板块位置:指一个区域所在的位置是不是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点,并不是学习每一个区域都必须分析的。 以日本为例,我们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图ZT5-2 读日本轮廓图和部分板块示意图,我们得出日本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大体是25°N~45°N之间,大部分为北温带,从经度范围看日本位于东半球;②相对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③板块位置——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二)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基本自然地理特征1. 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而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巴西和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属于热带气候;日本、美国、欧洲西部大部分位北温带,属于温带气候;俄罗斯纬度较高,北部被北极圈穿过,所以造成了这里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现象;极地地区位于寒带,属于寒带气候。2. 相对位置是指在一定纬度位置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的影响很大,比如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气候会有所不同,距海近的降水较多,离海远的降水较少。如亚洲东部,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大,形成了季风气候;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巴西、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受东部大洋的影响,气候具有温暖湿润的特点。3. 板块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地形。如果这个区域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会产生火山和地震,在此情况下,此区域的地形多为山地。比如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国家的地形都是以山地为主。再如欧洲西部,只有沿地中海沿岸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这里多火山和地震。除此之外,欧洲西部大部分是平原。(三)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区域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分析时,首先要搞清楚这些环境要素的特征,然后再综合分析。1. 地形地势(1)地形类型:依据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的海拔,对照高度表,判定各海拔区间的面积大小,说出以哪一种或两种地形类型为主。(2)地形分布:五种基本地形的空间分布(方位),或与河流、海洋的相对位置。(3)地势起伏:在地形图上,依据高度表或等高线,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依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特征。如中南半岛的众多河流自北向南流注入海洋,地势特征可判定为北高南低。2. 气候特点(1)依据世界气温分布、降水分布特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判定某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2)依据气候资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或气候降水表格),判定某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3. 河流特征(1)地形的影响①河流流向: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流向。反之,也可从河流的流向判定区域的地势特征。②水系结构:盆地的河流多呈向心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区河流呈放射状,山区的河流多呈树枝状。③河流的流程:岛屿上的河流因岛屿面积小,流程短;大陆上流域面积广,河流大多流程较长。④河流流速(水文):流经山区的河段,地形崎岖,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流经平原的河段,河流落差小,流速较慢,水流平稳,易发洪涝灾害。⑤水能与水运:山区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利于通航。(2)气候的影响①流量水位:沿海地区降水多,支流多,河流流量大,水位高。内陆地区降水少,支流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②河流汛期: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雨季形成汛期,雨季长则汛期长。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冰雪融水多,形成汛期。气温低的季节形成枯水期或断流(季节性河流)。③河流结冰期:最冷月月均温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最冷月月均温0℃以下,河流有冰期。④水能与水运:山区河流,降水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平原河段,降水多,流速慢,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掌握了以上分析自然环境的方法,以日本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 图ZT5-3(四)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1. 受气候、地形、河流的影响,结合历史原因,分析该地人口、居民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如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2. 根据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该地工业和农业的特征、主要工农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主要工农业产品及发展原因。如日本因为资源缺乏,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所以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 根据地形、气候、河流的影响,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的特点和分布。一般农作物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气候类型决定了区域的农作物类型,河流为所在农业区提供了灌溉水源。如东南亚地区,农作物以热带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河流沿岸。4. 根据地形、气候、人口、资源的分布,分析该地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特点、交通枢纽、交通分布格局及形成原因。如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东欧平原,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暖、人口聚集。(五)学会分析区域的差异和联系 区域学习、区域认知的要点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知识间的逻辑建构。学习的每一个区域只是一个“案例”,我们最终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落实在能从区域案例学习中提取有价值、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因此,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知识有效迁移运用的前提。比较法、归纳分析法、综合法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如比较法学习日本、俄罗斯工业布局的差异:国家 工业区分布特点 原因日本 分布在沿海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原料、燃料和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国外,本国利用其优越的海运条件,采用了“临海型”的工业分布格局俄罗斯 接近原料、燃料地区且沿铁路线分布 俄罗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料、燃料建立了强大的钢铁、能源、机械、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修建了铁路,交通非常便利例 [2022·门头沟一模] 新西兰具有纯净天然的风景环境,热情质朴的人文,新西兰旅游业一直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新西兰地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新西兰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ZT5-4图ZT5-5图ZT5-6(1)认识区域【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新西兰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的 洲,为 洋的岛屿国家,主要由 岛和 岛及附近岛屿组成,首都 。 【析气候】新西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类型单一。但就同一种气候类型,不同地区在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例如,A、B两地中,降水量比较多的是 ,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南大洋太平北南惠灵顿温带海洋性A地形【识地形】新西兰地形以 (地形类型)为主,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部地区。 【看河流】受气候影响,新西兰河流水量较 ,受地形影响,落差 ,水流湍急, 资源丰富。 【探资源】新西兰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可再生资源丰富,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单项选择)丰富。( ) ①太阳能资源 ②草场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水能资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山地中大大水能B【晓人口】新西兰全国总人口为447万(2013年7月)。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6%,毛利人占14.6%,亚裔占9.2%(华人约20万),太平洋岛国裔占6.9%。5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2)区域发展【农业】新西兰的经济与本国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农业主要以 (填“畜牧业”或“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工业】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新西兰的工业主要以加工业为主,如 等(单项选择)大量出口。 ( ) ①乳制品、毛毯 ②木浆、纸 ③米粉、面粉 ④咖啡、椰汁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A【可持续发展】新西兰旅游业发达,除自然风光外,高山滑雪也是其重要旅游项目。简要分析新西兰发展高山滑雪项目的有利条件。山地面积大,为高山滑雪提供了必要条件;冬季降水量多,积雪厚度大,适宜高山滑雪。[解析](1)定位置: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位于大洋洲,是太平洋中的岛屿国家,主要由北岛和南岛及附近岛屿组成,首都是惠灵顿。析气候:读图可知,新西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地位于迎风坡,B地位于背风坡,A地降水较多,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识地形:读图可知,新西兰南岛和北岛的中部地区海拔高,以山地为主,周边沿海地区海拔低,以平原为主。看河流: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探资源:读图可知,新西兰森林、草场广布,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水量较大,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太阳能资源不丰富。(2)农业: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工业:新西兰畜牧业发达,森林资源丰富,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如乳制品、毛毯,木浆、纸等产品大量出口。新西兰地处南温带,不适宜种植水稻、咖啡、椰子等亚热带、热带农作物。可持续发展: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大,为高山滑雪提供了必要条件;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季降水量多,积雪厚度大,适宜高山滑雪。| 变式训练1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来认识哈萨克斯坦。读“中亚地形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图ZT5-7图ZT5-8(1)认识区域【定位置】东连 ,北邻俄罗斯,西至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接壤,是世界最大的 (填“内陆”或“临海”)国。 【析气候】气候以 为主,降水少。 部有少量的高原高山气候。 【识地形】西部与北部地区海拔低于 m。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中国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东200【看河流】东北部有注入北冰洋的 (河流),西部的乌拉尔河是亚欧分界线。 【探资源】里海沿岸埋藏有丰富的 (资源),储量位列全球第九位。 【晓人口】截止 2020 年,人口约 1 867 万,是世界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额尔齐斯河石油(2)区域发展【农业】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农业大国,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及出口农产品。下面关系图分析了该国出口小麦的有利条件,请补充完整。 图ZT5-9平坦热量水源高【工业】2020 年哈萨克斯坦石油总产量7 300万吨,其中出口6 750万吨。据图文材料分析哈萨克斯坦发展石油产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石油资源丰富,开采量大(储量大);周边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输油管道系统发达。不利:深居内陆,距离主要消费市场远,交通不便等。| 变式训练2 |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与水稻分布图,非洲地形及矿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ZT5-10(1)定位置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因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 (2)析气候非洲气候类型具有 分布的规律,其中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3)识地形非洲地势特征为 。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是 。 南、北回归线南北对称热带草原东南高,西北低海拔较高(4)探资源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了更好地利用矿产优势,非洲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出口矿产原料 ②加强交通设施建设③发展旅游业 ④发展矿产冶炼加工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黄金和金刚石C(5)察民生非洲被称为“饥饿的大陆”,由于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为了护大耕地面积,人们大量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问题困扰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袁隆平团队的帮助下,杂交水稻技术在非洲许多地方推广,Ⅰ 是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对应的气候图为Ⅱ 。 ⅠA. 马达加斯加岛 B. 波斯湾C. 南非高原 D. 刚果盆地粮食ADⅡ 图ZT5-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