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地质灾害第二节 地质灾害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地震1.地震的形成:地壳中的岩层在____________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地震构造示意(1)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震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震中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震源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震能量的大小用________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_______表示。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_震级,但可以有__________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4.危害:地震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还会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5.地震分布(1)世界: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中国: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多发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滑坡多发。(3)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泥石流(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发地区: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是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条件。(3)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1.2018年3月29日,台湾省南投县发生4.8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观测,最大震度为4级。材料中的“4.8级”和“震度”分别指的是( )A.震级、烈度 B.烈度、震级 C.震级、震级 D.烈度、烈度2.受台风影响,2019年9月28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滑坡发生景观图,下列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暴雨往往会诱发滑坡B.滑坡只发生在高山地区C.滑坡只发生在东部季风区D.滑坡造成的损失与当地经济水平无关3.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地震、滑坡、泥石流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4.下图示意某学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某自然灾害现场图。据此完成下题。该自然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在我国冬季C.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具有突发性5.下列有关滑坡、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警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材料中“4.8级”指的是地震的震级,即地震能量的大小。“震度”指受破坏的程度,即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有关。故选A。2.答案:A解析:暴雨往往会诱发滑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的地质灾害;滑坡造成的损失与当地经济水平有关。故选A。3.答案:B解析: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都属于地质灾害,而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故选B。4.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该自然灾害为滑坡。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夏季为我国滑坡的多发期,其形成与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生具有突发性。故选D。5.答案:D解析: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不能将泥石流说成是特大洪水,特大洪水是气象灾害,而泥石流是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这两种自然灾害都分布广泛,危害巨大。故选D。6.答案:(1)C; (2)D解析:(1)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并不一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地区,A错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形成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B错误;地震发生后,可能会诱发滑坡,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C正确;地震的发生一般为内力作用的结果,而与气象灾害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根据所学知识,滑坡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响,A错误;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B错误;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C错误;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