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南泥湾开荒
宝塔山
王家坪革命旧址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土地。延安,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史册,启迪后人的经典。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革命浪潮曾经从这里席卷全国,延安也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南泥湾,这里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一切,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延安,我把你追寻”,诗人在追寻什么呢?
春笋
昔日
延安
茅屋
土炕
yán

sǔn
máo
kàng
我会认
dàn
一旦
明媚
mèi
词语解释
窑洞:指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
温热:温暖,热乎,暖和。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着重讲了哪几个地方。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全诗押的是 韵,基本上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响、梁、煌、翔、想、阳。
ang
再读本首诗歌,根据韵脚读出韵律和节奏。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读第1.2节:
说一说诗歌写了哪几种事物。
说一说诗歌重点写了哪几个地方。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燕子
小树
昔日的/春光
雨露和太阳
你从“昔日的春光,雨露和太阳”读懂了什么?
春天来了,燕子归来;有了阳光和雨露,小树长得快!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读四个“追寻”的时候语气应该逐步上扬。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延河叮咚的流水”
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沿河边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
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千米,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在这里写的。
“枣园梨花的清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常有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垦荒南泥湾,是一个悲壮又令人产生革命浪漫情怀从而振奋的故事,还唱响了《南泥湾》。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 1942年 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
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开火车比赛朗读诗歌第3节
你喜欢哪几个词语?为什么?
用上这些词,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把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代表现代化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破旧的茅屋
表面指的是破旧不堪的房子,实际指贫穷的生活条件。
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现代化,这种贫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说“永远告别了”。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温热的土炕
“土炕”是窑洞里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长方台,下面有孔道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土炕可以用来睡觉,也可以坐在上面吃饭、聊天。当年的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常同老百姓睡在一个炕上,跟老百姓聊家常。这里说“温热的土炕”,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那种火热的斗争生活。这是“忘不了”,也不应该忘记的。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顶天立地的脊梁
为什么要说“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顶天立地的脊梁”?
不能丢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这种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说“毫不犹豫丢掉了”。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恰如脊梁一般。从深层的意思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跟第三节里“永远告别”与“忘不了”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样,这一节里“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也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宝塔山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共中央曾在延安领导了中国革命,毛泽东等领袖们在这里为中国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者,好像灯塔一样,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因此,宝塔山上的宝塔就成了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经常出现在文人和画家的笔下。
齐读第5、6节诗歌,思考:作者在追寻什么?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便不能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说明了延安精神的重要。
第二、三、四句,每一句都有两个“追寻”,后一个“追寻”是对前一个“追寻”的( )。
金色的理想
信念
明媚的春光
温暖
火热的太阳
光明
追寻延安,就是追寻( )。
说明
信念、温暖、光明
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希望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
作者到底在追寻什么?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什么是延安精神?
小组讨论:现在延安精神还需要传承吗?
现在还需要传承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现在我们的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这种精神。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旧址处于两座大山脚下,左边叫脑畔山,右边叫花豹山,一条小沟从林中穿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里曾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总部所在地。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人们一般称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
拓展延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