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复习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复习学案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时代精神的精华 学案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可动摇。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反对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科学精神:不为假象所迷惑,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际工作的要求。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唯物主义的不同形态。理解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3.公共参与: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2、哲学是什么?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5、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三、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①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④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5、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②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具体知识分为哪几类?
①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②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③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二者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2、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3、唯物主义在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A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把自然科学上的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①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本原,认为客观世界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③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5、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产生的历史背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阶级性)的统一。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自我检测
1.计算机对人力的取代也让很多人开始忧心人的失业问题,担心会有愈来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哲学界对此认为,计算机或人工智能根本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至少在某些方面计算机或人工智能是无能为力的,自动化取代人力的过程不会无限制地发展下去。这表明( )
A.哲学是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例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段话说明( )
A.世界观就是哲学
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超越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3.随着人们饮食态度的改变,素食主义悄然流行。现如今,从“年轻女性用纯素沙拉当晚饭”到“上海老字号素食餐厅被评为米其林一星”,素食主义浪潮正在席卷食品行业。合理的、健康的素食饮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常见的慢性疾病都有预防的功效,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科学搭配。这告诉我们( )
①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哲学智慧打造更健康的生活
②世界观决定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决定着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生活处处有哲学,应坚持辩证思维,理性看待“素食主义”
④产生于实践的哲学更能为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这段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等于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5.大连一位76岁的硬核大爷乘坐地铁时,包带上别着一块“勿需让座”LED胸牌的照片传遍全网。当问及原因,大爷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没问题。”一句“不容易”说出了年轻人的心酸,一个“勿需”表达了呵护年轻人的心意。这说明( )
A.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B.哲学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来源于具体的生活
6.2021年7月17日,第五届中学生哲学大会在北京市某中学举办。中学生哲学大会是向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初中、高中生开放的学术平台,旨在搭建中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中学生对于哲学以及学术研究的兴趣。此次大会举办的意义在于( )
①能够迅速提升中学生的各门学科成绩
②能为中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指导
③为中学生认识世界提供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为具体科学的学习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以发现勾股定理而著称于世,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这一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这一哲学史实表明( )
A.古代哲学思想是对数学思维的概括与总结
B.具体科学的精华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8.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在处理(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恩格斯通过总结以往哲学的发展史,发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所作的经典性概括,在今天都没有变得陈旧和过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存在于恩格斯之前的时代,而且也存在于他以后的时代,这是因为( )
①这个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这个问题科学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这个问题为我们研究思维发展史提供了指导性的线索 ④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1年8月17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草案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应用程序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了针对性规定,为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划出红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思维如实反映存在 ②思维滞后于存在而发展 ③存在决定思维
④思维可以反映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1年7月4日,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这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建设太空强国
③只有突破万有引力规律方能完成出舱活动
④航天人员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与“理生万物”
D.“形存神存,形谢神灭”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14.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诗人屈原提出“天问”。下列古人对“天问”的回答根本方向正确的是( )
①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④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1年伊始,丽江“七彩祥云”刷爆朋友圈,在古代,七彩祥云比喻“王气”,又称“天子气”或“旺气”。俗话说,彩云呈祥,七彩祥云的出现寓示着美好事物的发生,2021年一定会有个好兆头。下列选项与这种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 B.气者,理之依也
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6.一首90后创作的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在朋友圈热传——“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在政治课,学了他的思想,只是为了及格。本打算过了就算,书再也不念,后来翻开却发现并不讨厌。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有一天我看到他的厉害……”下列能够说明马克思“厉害”的是( )
①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②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其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21年9月2日人民网载文: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好党史,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面、系统、辩证地认识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地中国化、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找到正确道路。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指导治国理政的实践。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是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这是基于( )
A.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能引领我们用全面、理性的观点看待社会实践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 )
①坚持从科学理论指导出发认识世界 ②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③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④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 )
①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直接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预见并指明社会前进方向
③立足实践,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提供具体路径
④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前预习
当堂检测
1-5ACBCC 6-10CDACB
11-15DADDC 16-20DADC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