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习目标】1.运用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探究分析大气各层的温度变化特点及成因,提升综合思维。2.通过课外观察,了解对流层大气的特殊现象,如逆温、雾霾等,并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地理现象,提升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了解臭氧层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关注雾霾问题和全球变暖现象,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课前导学】知识点一 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成分 作用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 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 过程。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 作用。臭氧 强烈吸收太阳 ,臭氧层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2.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 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 于干旱地区上空;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 。3.杂质大气中的杂质含量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气中,路上 于海上,城市 于乡村,冬季多余夏季。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作为 ,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知识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自下而上依次是 、平流层和 。2.对流层(1)位置:贴近地面的大气 层。(2)高度变化特征: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地区高仅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8-9千米;就季节而言,任何纬度地区,夏季较 而冬季较 ,中纬度地区尤为明显。(3)气温变化特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4)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平流层(1)范围:自 向上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2)气温变化特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3)臭氧:臭氧集中在15-35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以上,抽样含量逐渐 。(4)平流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4.高层大气(1)范围: 以上的大气。(2)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处于 状态。【自主验证】1.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2.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3.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 )4.对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 )5.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 )6.高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7.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相似。 ( )【课中探究】主题一 大气的组成及其变化例1 近些年来,生活在沃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双目几乎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造成的。读图,回答下题。(1)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二氧化碳 D、氮气(2)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主题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例2 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2)C是 层,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气温的这种垂直变化导致该层大气 运动显著。(3)在图中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层,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多在 层被吸收。(填写字母)【总结归纳】【课堂评价】低层大气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题。1.近些年,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干洁空气成分 B、水汽比重C、杂质含量 D、有害气体成分2.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成分中水汽多少相关的是( )A、全球变暖 B、旱灾频发C、臭氧层变薄 D、酸雨加重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对无线电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5.生活中常见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出现在( )A、Ⅰ层 B、Ⅱ层 C、Ⅲ层 D、Ⅲ层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