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回归教材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1)划分依据: 传播速度的变化。(2)分类:图中A表示 (S波),B表示 (P波)。(3)特点:A波传播速度较 ,只能通过 传播,B波传播速度较 ,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4)不连续面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①界面C: 界面,A波和B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②界面D: 界面,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的变化。(2)界面:图中C为 ,D为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 ,G为 ,H为地壳。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组成。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 和 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成分为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水圈:由地表水体构成的 的圈层,始终处于 之中。3.生物圈:是地表生物及其 的总称。其范围是指 底部、 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二、探究问题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探究材料 教材P25图1-1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P26图1-19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问题1 2010年4月14日,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发生了7.3级大地震,在太子港城中街道上的行人和附近海洋中行船上的人震动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问题2 根据图1-19判断:地壳、地幔、外核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问题3 列表分析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以及各圈层的特征。问题4 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壳?探究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探究材料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问题5 在黄果树瀑布景观中涉及了地球的哪几个圈层?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地球的哪个圈层?问题6 该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球各圈层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问题7 列表说明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回归教材一、地球内部圈层1.地震波 横波 纵波 慢 固体 快 莫霍 加快 古登堡2. 传播速度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地幔 上地幔 岩石二、地球外部圈层1. 气体 悬浮物2.连续但不规则 循环运动3.生存环境 大气圈 水圈 上部二、探究问题问题1 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附近城市街道上的行人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感到前后左右摇晃。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海洋中行船上的人只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横 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问题2 地壳、地幔纵波、横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为固态。而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问题3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如右表:问题4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别与联系:(1)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问题5 黄果树瀑布景观涉及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四个圈层。构成该景观主体要素的是水圈。问题6 该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问题7 地球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厚度约为2 000~3 000千米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生物圈最活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