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流水地貌一.回归教材(一)概况1.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是地表常见的_____-形式.2.流水地貌可分_______地貌和________地貌.(二)流水侵蚀地貌1.流水侵蚀地貌有: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喀斯特地貌等2思考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地貌: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含义 向河流源头侵蚀 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 向两侧河岸侵蚀影响地貌(举例)牛轭湖受到了流水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作用发育形成。(三)流水沉积地貌1.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岛等.2.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形成过程地貌特点3.河漫滩分布形成机制地貌特点4.三角洲平原分布形成机制地貌特点(四)滑坡和泥石流类别 滑坡 泥石流分布含义形成 条件危害治理 措施二.探究问题问题1.弯曲河道截弯取直后的影响 问题2.为什么人们常选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作为居住地和耕作的场所?问题3.河流不同河段的受力不同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学生绘制河流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图。问题4.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时,山区人民如何应对?如何防范灾害的发生?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河漫滩 B.一级阶地 C.二级阶地 D.三级阶地2.图中河流阶地 ( )A.位置越高,地面越平坦 B.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C.土质较为肥沃 D.洪水期被水淹没唐诗《庐山桑落洲》中有这么两句诗:“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我国某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示四处中,最能反映“古岸崩欲尽”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4.发生“古岸崩欲尽”的原因是 ( )A.流水下蚀作用强烈 B.流水侧蚀作用强烈C.流水溯源侵蚀强烈 D.流水堆积作用强烈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6.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受滑坡、泥石流威胁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鲁、冀、辽、陕 B.陕、渝、鄂、豫 C.陕、川、渝、云 D.闽、浙、新、藏8.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滑坡是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 B.滑坡一般沿着滑动面下滑C.泥石流和滑坡多在平原地区发生 D.遇到泥石流应顺沟往下跑9.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参考答案:(一)1.外力侵蚀 堆积(二)“V”形河谷 峡谷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含义影响 使河流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是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地貌(举例) 瀑布 ‘V’形河谷 ‘V’形河谷 “U”形河谷侵蚀 搬运 堆积(三)冲(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江心洲,河漫滩分布 山前形成过程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山谷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缓致使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大量在山前堆积形成地貌特点 以山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由粗到细。3.分布 河流中下游形成机制 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地貌特点 地势平坦,洪水期淹没,枯水期出露4.-分布 河口地区形成机制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流水速减缓致使泥沙不断堆积发育形成地貌特点 多呈三角形态,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类别 滑坡 泥石流分布 山区含义 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 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形成 条件 降水集中;地形坡度陡;断裂带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植被稀疏 降水集中;地形坡度陡;碎屑物多;植被破坏危害 掩埋民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人员伤亡,财产损害 工农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人民生命财产等损失治理 措施 做好排水;固定坡体;恢复植被 修建防护建筑物,排导工程和拦挡工程;植树造林;减少碎屑物堆积问题1缩短航程 增大河流泄洪能力减少灾害问题2提供充足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为聚落提供丰富农产品。问题3问题4 略---5 DCABA 6----8 ACB9. (1)P处地貌为冲积扇。形成过程:在河流上游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