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回归教材(一)、土壤1.土壤: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 、能够生长 的疏松表层。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 、养分、 、空气等营养条件。(二)、成土因素1.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成土母质 岩石的 ,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生物 土壤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 的因素,土壤 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2.其他因素:(1)地形。山区 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 分化陡峭的 山坡 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 ,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的 地方 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 ,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2)时间:发育的时间 ,土壤就越成熟。(3)人类活动。①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 土为代表。②消极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 ,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三)、土壤剖面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 ,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2.土层垂直序列及特点:名称 形态、特点有机层 植物残体堆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 为主腐殖质层 土壤腐殖质积累,呈灰黑色或淋溶层 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 、色泽较淡淀积层 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 疏松的 物质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二、探究问题问题一: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馈赠,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据调查,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0厘米厚的黑土表层,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1 000的速度递减。(1)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的原因。(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2)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目前都存在着黑土肥力降低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养护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问题二: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问题三:耕作土壤剖面及土层特点:问题四: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地区土壤的厚薄比较:一、回归教材(一)、土壤1.肥力、植物 2.水分、温度二、成土因素1.主要因素:风化物、气候、有机质、活跃、肥力2.其他因素:(1)垂直、较快、较慢(2)越长,(3)①水稻②退化、盐渍三、土壤剖面1.纵断面2.有机质、黑色、低、风化碎屑二、探究问题问题一:(1)提示: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丰富;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较弱,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示:可以采取休耕、作物轮作、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等手段进行养护。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但热带荒漠地区因为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较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