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2、掌握切分节奏,学习基本舞蹈动作,体会新疆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3、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美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歌曲热烈、活泼、开朗,充满童真、童趣,内含舞蹈韵律、切分节奏及衬词“亚克西”的运用,突出了歌曲的新疆风格,同时让学生借助打击乐“铃鼓、和舞蹈动作”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及旋律特点,感悟祖国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学生能热情、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铃鼓、钢琴 教学准备(目的:通过课前欣赏赏具有新疆特色的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新疆歌曲的欢快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PPT播放教学过程: 1、 导入:(边播放新疆风情图片,边介绍)在我国的西北边陲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水果香甜可口,牛羊遍地,居住在那里的13个少数名族,个个都能歌善舞。每个民族有自己有特色的音乐文化。你知道这是那里吗?新疆是个好地方,今天王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歌曲是《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有没有同学知道“小巴郎”是什么意思?“小巴郎”在维语中是“小男孩”的意思,“亚克西”是“好,好样的”有夸奖的意思。让我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夸一夸:“新疆,亚克西!”瞧,来了一位美丽的新疆小姑娘,请她为咱们表演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吧,大家掌声欢迎。师:用铃鼓伴奏,一生表演,生其他学欣赏。二、新知教学 (一)感受歌曲情绪,突破教学难点 师:有谁听出刚才王老师为新疆小姑娘伴奏时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没有的话,教师再演奏一变,学生再听)2、师:出示切分节奏(× × × ∣)谁还记得这个节奏叫什么节奏?(切分节奏)你会念吗?这是新疆歌曲里最具有特色的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念:咚哒—哒︱咚哒—哒︱。师:课件( × × × ∣× ×︱)我们轻轻地在凳子上拍出切分节奏。重复练习2遍——4遍——个别展示师:这个切分节奏在歌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4页,找一找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共出现过几次? (4次)生:口述. (二)新歌学唱 1、 出示第一部分前四句歌谱,仔细听老师弹唱,找出相似的部分。(1-3、2-4)a. 学生讲出哪句先唱哪句。师:再听,它们的不同之处在那里?引导学生找不同之处,老师进行方法指导。(手势) 生:第2小句有休止符。要唱出停顿。师:你说对了,亚克西。我们一起唱唱这段旋律。生:唱旋律(1-2遍) 师:它们的不同之处在那里?引导学生找不同之处,老师进行方法指导。(手势) 生:第2小句有休止符。要唱出停顿。师:你说对了,亚克西。我们一起唱唱这段旋律。3、教师纠正学生哼唱不足之处。 4、师生对唱、生生对唱(交换)、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 “亚克西”。 2、 出示后面第二部分歌谱a. 听老师弹旋律,找相同的句子。b. 唱唱这两句c. 第三句区别加附点和没加附点的旋律的区别d. 完整演唱这四句歌谱。过渡:(出示整首乐谱,轻声哼唱,)咦?我发现咱们刚才漏了两个小节没唱,你们发现了没?是那里?生: 3 6 ∣6— 唻唻-师:亚克西!(过渡语)师:小巴郎们带着阿爸送的小足球,驰聘在赛场上,天山把太阳举起来,祖国把少年举起来,多么欢快,多么自豪,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种心情,歌曲好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记号“>”(重音记号),在有这种几号的地方我们就要唱的更加的自信,有力。1、 单独练唱有重音记号的地方。2、 跟着录音一起轻轻演唱歌词。3、 说说结束句的最后一个音唱几拍,唱唱。(适当讲下用气息演唱)4、 唱唱唱得不好的句子。5、 合着钢琴分别唱第一二段歌词。四、歌曲伴舞,激烈体验1、师:亚克西!亚克西!大家刚才唱得真棒。新疆的歌儿真动听,新疆的舞蹈真优美,我多想跟着美丽的新疆小姑娘学学,你们想吗?(生:想。)师:那我们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基本动作。2、合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边唱边跳。3、一人独唱,两组学生表演舞蹈动作,另两组学生拍节奏。五、课堂总结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小学生我们还应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后,让我们唱着歌儿跳起舞,结束今天的新疆之旅,好吗?(播放歌曲,学生,边唱边跳着离开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