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2 中国的气候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知道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4.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二、预习要点
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多特殊天气;4.多气象灾害。
三、达标练习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 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差异 B.经度差异
C.地势差异 D.纬度差异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三熟 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
3.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B.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6.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全国各地都有明显干湿季 D.气候大陆性强
2013年1月中旬,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因空气重度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2013年1月13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
7.1月13日,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8.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提倡私家车出行
C.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倡导低碳生活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复杂多样
1.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_____。气温自南向___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一线分布。
(2)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_____。_________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_____差异,并结合_________实际。
(2)温度带:从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_。
3.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_________。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2)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降水的时间分配:
(1)季节分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_______,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月。从季节分配上看,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南方雨季开始___,结束___,雨季___;北方雨季开始___,结束___,雨季___。
(2)我国降水的_____变化也很大。这主要与夏季风不稳定有关。
5.干湿地区的划分:
(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即一个地区年_______和_______的对比关系。
(2)干湿地区的分布:我国东南部以_____、_______区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区为主。
多特殊天气
1.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 、____ 、____ 、____ 等。
2.寒潮:发生在____ (冬半年、夏半年)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其南下使所经过地区产生 霜冻、 有时伴随着 天气。
3.梅雨:夏初, 出现的一种阴雨连绵的天气,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 , , , , ,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多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洪涝、_____、寒潮等。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洪涝: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 季节,是我国 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二、探究交流
1.对比我国大陆东部1月、7月等温线的分布,说出冬、夏季等温线疏密状况和温差大的关系。
2.说一说我国不同温度带对不同地区生活产生的影响。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原因是什么?
4.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多不足800毫米,为什么却又大片的湿润地区?
5.我国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哪里?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 D 2. A 3. A 4. B 5. B 6.B 7. A 8. D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气候复杂多样
1.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1)大 北 秦岭——淮河; (2)高温 青藏
2.温度带的划分
(1)南北 农业生产; (2)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地区;
3.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不均匀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2)800毫米
4.降水的时间分配
(1)不均匀 早 晚 长; 晚 早 短; (2)季节
5.干湿地区的划分
(1)气候的干湿状况 降水量 蒸发量; (2)湿润 半湿润 干旱 半干旱;
多特殊天气
1.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2.冬半年 急剧降温、大风 雨雪天气。 3.江淮地区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相对湿度大 日照时间短 地面风力小 阴云笼罩。
多气象灾害
干旱 旱涝 夏季 南方
二、探究交流
1.1月北半球是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半球是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分布稀疏;7月北半球是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分布稀疏,南半球是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半球受南极洲影响年均温等温线较密集,北半球受极地地区北冰洋影响,温差小,年均温等温线稀疏.
2.我国不同温度带对不同地区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1)影响农作物熟制,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地区北部、东北地区南部两年三熟;长江流域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水稻一年三熟.
(2)影响传统建筑,北方房屋场坐北朝南,房屋内有火炕、东北还有火墙;南方房屋要考虑通风散热,屋内空间大.
(3)影响农作物种类,北方暖温带主要种植苹果树、柿子树、枣树等;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柑橘类果树.
(4)影响人们衣着,北方人过冬要穿保暖性很好的皮衣、羽绒服等;南方人尤其是海南岛的人不需要这些衣服.
(5)影响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北方人冬季喜欢吃火锅,南方人夏季睡竹床、凉席等。
3.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根本原因是: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不同的地区雨季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4.(1)人工造林、湖、泽;(2)有内流河;(3)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山地降水,地下水等。
5.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