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 参与民主生活【2022-2023九上道法最新精品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 参与民主生活【2022-2023九上道法最新精品课件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激趣导入
核心素养目标
课堂小结
新知探究
笔记分条整理
22年真题演练
易错点必背点
90秒看懂2022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
激趣导入
政治认同: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道德修养: 知道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
法治观念: 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健全人格: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3.2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01
1.公民参与
内 涵
原 因(为什么)
参与公共生活
核心素养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国家保障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新知探究
笔记
2.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形式、途径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
新知探究
笔记
A.民主选举
地 位
形 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要 求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家层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民:积极、主动、理性的参与。(态度)
新知探究
选举
选 民
选举
直 接
选 举
间 接
选 举
民主选举的形式
人大代表
上一级
人大代表
知识延伸

(自治县)
人大代表
县级市
人大代表

(民族乡)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
选民
选 举
选 举
选 举
选 举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直接选举
知识延伸
县、自治县、市辖区、不辖区的市的人大代表
辖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
选举
选举
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
知识延伸
比较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
局限性
适用范围
①更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意志;②更好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加强了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
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直接选举pk间接选举
知识延伸
等额选举
候选人名额
差额选举
民主选举的形式
应选人名额
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20%。
知识延伸
等额选举当选者已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民主。
观点是错误的。任何选举都各有利弊,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不存在哪种更民主的说法。
实行等额选举不是当选者“内定”,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一般要求过半)
差额选举如果不规范,会出现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易错点辨析
B.民主决策
知识理解
地 位
要 求
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公民广泛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根本保证)
方 式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社情民意反应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根本保证)
笔记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在形成决策之前,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机关反映自己的意愿、想法或意见。
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知识延伸
社会听证制度
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举办听证会邀请各界代表,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如:组织部将任用人名单公示;
知识延伸
C.民主监督
地 位
作 用
对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管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客服官僚主义、防止乱用权力。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对公民: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新知探究
笔记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会 ⑤民主评议会 ⑥网上评议政府
知识延伸
民主决策
(事前)
民主监督
(事后)
易错点必背点
增强民主意识
02
问题思考:
请你简要评价市民向市政热线提出的各类诉求?
市民向市政热线提出的各类诉求,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不断提高。
新知探究
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民主素养)?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新知探究
笔记
4.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新知探究
笔记
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能力)
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新知探究
笔记
6.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怎样培养民主素养?
如何塑造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
①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新知探究
笔记
形 式
原因
参与民主生活
要求(国家 公民)
内涵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3.民主监督
地位、形式、要求
地位、方式、要求
地位、方式、意义
民主意识
为什么?
怎样?
课堂小结
1.(2022年湖北武汉)2022年春节前夕,某社区居委会“小院议事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畅想未来美好生活。这表明( )
A.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C.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
2.(2022年湖南怀化)某村举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民们手持“选民证”,踊跃参与,认真填写选票,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随后村里还选出村民代表,成立了“阳光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村民的意见和监督。对此,你的理解是( )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民主选举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④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2022年浙江杭州)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这说明(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④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4.(2022年湖南邵阳)如图所表述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公民行使民主权利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5.(2022年江苏连云港)初中生小东发现有同学课余时间会出入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于是小东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小东的做法是( )
①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②依法实施民主监督
③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
④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