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

资源简介

2.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导学案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规律,学会在等压线上判读风向、风力。
二、自主学习要点及检测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第34-41页,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______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之间产生________,引起大气运动。
2. 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间________不均→空气的____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的________差异→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力→大气的________运动。
3. 大气的受力状况:高空空气运动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__;近地面的空气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疑惑
亲爱的同学,请把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记录在这里,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来突破这些学习难点哦。
【探究案】
一、课堂探究学习目标
1. 形成主动参与式学习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加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度.
二、新课学习与探究
(一)活动:绘制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根据课本p38页内容完成下图)
【拓展延伸】
分析大气环流对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二)活动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2. 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总结在等压线示意图上如何判断风速、风向。
三、课堂检测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读海陆风形成图,回答3~4题。
3.图中能正确表示海陆风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  )
①陆地白天增温快 ②海洋白天增温快 ③陆地夜晚降温快 ④海洋夜晚降温快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  )
A.时间为白天 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 D.山坡气压较高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山区气温低 B.山区气温高
C.山区多夜雨 D.山区降水多
四、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检测:
1.气温 气压差异 2.冷热 垂直 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 3.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呈一定夹角
课堂检测:
1.B 2.C 3.B 4.A 5.A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