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3.1月球、地球和太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3.1月球、地球和太阳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月球、地球和太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科学思维:能够使用统计表对搜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实践: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日食、月食的成因。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日食、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三球仪、太阳图片、月球模型(乒乓球中间穿铁丝代替)。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据《尚书》记载,夏朝时,一天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把太阳吞掉。这就是最早关于日食的记载。后来民间把这一现象叫做“天狗食日”。现在我们叫做日食。
猜想假设。
观察书本第31面上图,观察日食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猜想假设。
生: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
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太阳呢?看大小可能是月球。
生:我发现太阳的西边先被遮住的。
绘图:刚才同学们猜测,可能是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光被月球给挡住了,那么下面请一个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一下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
挑选一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一下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关系。
二、事实证据: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
1.谈话:我们的猜想合理吗?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日食的发生过程。
2.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
3.学生汇报设计方案。
生:将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代表太阳,用乒乓球代表月球,用人的脑袋代表地球。
教师提示:在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时,同学们发现日食时太阳的西边先被遮住的,这说明月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板书:教师在板板上画出月球的运动方向。
4.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结果汇总表”。
三、处理信息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教师在黑板上用示意图的形式汇总学生的实验结果。
3.学生观察和对比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
生:我发现只有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发生日食。
生:我发现月球距离地球较远时,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
教师讲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
三、迁移应用
1.提问:发生月食时,日、地、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
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月食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画出地球和月球的运动方向。
3.学生根据示意图解释月食的成因。
四、板书设计 月球、地球和太阳
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
月食:
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进行地球影子,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