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激趣导入核心素养目标课堂小结新知探究笔记分条整理22年真题演练易错点必背点法律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法律。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激趣导入4.1 夯实法治基础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责任意识: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重点: 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法治中国。难点 :建设法治中国。核心素养目标选择法治道路01新知探究运用你的经验1.认真观察图片,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法 治2.什么是法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问题思考:法治对人民生活和我国治国理政有何重要意义?知识理解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个人对国家世界趋势1.法治的意义、作用(①②);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①②③)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④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识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你如何理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民法典》颁布实施问题思考:《民法典》是良法吗?什么是良法?知识理解2.什么是良法?(良法的特征)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辩一辩错误的。法治既需要良法还需要善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笔记整理3.什么是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笔记整理4.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既需要良法还需要善治。知识延伸法制与法治的关系1.有法律制度不定于就有法治。2.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3.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4.“法制”强调制度;“法治”强调治理。知识拓展良法与善治的关系良 法善 治前 提互为表里辩证统一保 障归 宿人 治思 维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法 治思 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人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区别(特点)相关链接重点笔记1. 为什么要追求法治?(P45-47)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层面) P45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层面)P45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 P47重点笔记2. 法治的要求(P45-46)①法治要求良法之治。P45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3. 良法的特征:P45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4. 善治的表现:P46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描绘法治蓝图02新知探究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后变法改制、救亡图存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我国探索法治的历程我国探索法治的历程封建专制变法改制依法治国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1978●1982●1997●1999●2002●2007●2010●2012●2013●2014●2018颁布实施宪法提出法治要求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列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目标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0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公布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P48相关链接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易错点2易错点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总目标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49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依法治国的确定、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P47-P49确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笔记4易错点4科学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2020年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严格执法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2020年3月5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野生动物专项检查行动。2021年1月4日,海南省法院判决捕捉、食用野生动物案件。学习法律知识,保护野生动物。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每一件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和坚定捍卫者请将视频置于此处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P50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P49)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笔记5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的作用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确立、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法治的含义笔记整理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P47-4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笔记整理2. 全面依法治国 P48-49(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3)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要求/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笔记整理3.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①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法治的要求:良法之治和善治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本节课的必背知识点一、易错点:本节课的必背知识点二、知识点1、法治(一)作用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二)要求①良法之治 ②善治2、全面依法治国确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保障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如何建设法治中国?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 (2022年湖北武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各抒己见。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小丽;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B.小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D.小江: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C2. (2022年湖北武汉)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决策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表明( )A.依法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C.全国人大常委会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D.人民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B3. (2022年山东泰安)2022年l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律将家庭教育明确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该法律的实施( )①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③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能够消除亲子矛盾,促进家庭和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4.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一2025年)》,对2025年、2035年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公民应做到( )A.立法科学,体系完备B.执法严明,依法行政C.尊法学法,守法用法D.司法公正,廉洁高效C5.青少年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下列行为符合法治意识要求的是( )A.小洪在游览八达岭长城时用小刀在城墙上刻字B.小飞在体育馆看比赛时和同伴向场内投掷空瓶C.小海发现餐厅售卖野生保护动物后向有关部门举报D.家住21楼的小花习惯性地把垃圾抛出窗外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2022-2023九上道法最新精品课件+视频】.pptx 依法治国.mp4 假如法律失效.mp4 民法典颁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