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备考-中考话题作文复习指导教学设计本设计用于九年级复习课,针对初三后期作文,写作的复习课,学生对写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具备了一定写作能力。因此,复习时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进行规范化写作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2. 了解话题作文写作的基本特点,规范写作,有效地提高作文的档次。教学重点:掌握话题作文的审题选材。教学难点:立意与选材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探究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进入五月,我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对!“中考”,这就是我们师生说话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之下,我们演绎了很多故事:如为了中考,除了老师和同学之外,我们的家长又做了写什么,反映了一些社会想象或一些观点。以此引出写作中的三个术语“话题”“标题”“主题”,让学生区别,并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二、妙解话题作文(一)什么是话题作文确定了写作的范围,但主题和内容都是未定的。材料自选、标题自拟、立意自定。以话题“远航”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体现没材料、没主题、没标题的。(二)话题作文的表现形式1.导语(材料)+话题例: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请以“追赶”为话题作文。2. 独立话题例:“诚信” “同学”三、话题作文的写法指导(一)审好材料用好话题作文材料,但要跳出材料1、“背景材料”: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注意跳出材料。 2、“提示语”: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注意以此拓展写作思路。3、“话题材料”:揭示了“话题”的实质,是“话题”的最好诠释注意以此打开思维。4..审材料二忌:一是不能直接拿话题的导语材料当开头。 二是若导语材料中罗列了诸多可写的内容不能将句话的内容面面俱到都写出来。(二)审话题原则:宽题窄写、大题小写、虚题实写 1.化宽(大)为窄(小):父辈 坚持 (1)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 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都加: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期望、习惯等。 (2)分解话题话题,可以把一个总话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 如:“坚持”这个话题,我们习惯于围绕“坚持就是胜利”这个单—的话题展开论述或叙述,其实还可以分解成:坚持就是机遇、坚持就是力量、坚持就是生命、坚持就是奇迹、坚持就是气节……这样一个话题,可以想象无数个选题,这里面就可以有无数的材料可以写。这么多信息中取其一条,然后集中,这么多想象里哪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让你最有话可说而最不落俗套的,你就选哪一个。 2.化虚为实:以“规则”为例(1)审题:什么是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定。面对话题思考: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 (2)立意 :规则,美丽了人生。规则,美丽了社会。遵守规则,严于律已,约法三章,让社会播撒和谐的种子。思考:自己想表达什么,是喜欢、是厌恶 是感动、是反对 是快乐,是痛苦 是哲理、是深情 是赞扬、是批评 …(三)拟标题最好不直接以话题为标题以“摩擦”为例,让学生拟不同的标题(四)选材三个“一点”1.开口小一点。话题作文是一种很宽泛的作文题,写作内容及文体选择都非常广泛,加上题目大,限制少,写起来面面俱到,杂而无味,容易空洞。从小处入手,才能把问题谈深谈透。把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以小见大”文章才有个性,有特点。2.话题实一点。对话题修饰、限制、补充,将话题落到具体的内容中,才有可写的。3.立意现实一点。确定的中心要从现实出发,有针对性,有现实社会意义。(五)点话题 点“话题”而并非单指文章的主题或题目。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话题。话题作文的“点题”不仅是指点文章的主题或题目,它重在点话题。点话题的作用在于表明自己的作文在话题范围内,也是不断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作文没有偏题。当然,既不是乱点题,也不是滥点题,不宜也不必过多。1、标题点话题 例:话题“纪念” 《不能忘记的过去》 《芳香永存》 话题“脸”《谁让我们没有脸面》 如果标题未点题,副标题或题记也可以。 2、首尾点题 开头是考场作文的重头戏,开篇应点明题义。结尾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话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 高分作文往往都是首尾点题点得很妙的。3.中间点题 在中间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提纲挈领,或过渡照应,突出主旨的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我是紧扣话题作文的。 看看优秀作文是怎么点题的? (1)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题记 (2)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开头(3)铭记生活的真与诚,忘记生活的假与伪;铭记美德,忘记恶俗;铭记责任,忘记仇恨;学会向左铭记,向右忘记,而圆形广场的终点便是记忆的宝藏。《向左铭记,向右忘记》结尾 (4)点题句独立成段“忘记历史,意味着成为众矢之的” “忘记痛苦,铭记快乐""忘记名利,铭记奉献”(5)小标题“因为忘记,所以潇洒” ““因为忘记,所以宽容”“因为铭记,所以为君子”四、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教师再归纳:话题之下,从小处、实处找材料,争取立意新,写法巧。课后练笔“摩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