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4.1 透镜目录135610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透明光学元件是透镜。例如: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透镜。2.透镜的类型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重点提示】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是我们判断透镜类型的主要依据。不过要注意,有些透镜的两侧不一定都向外突凸出,同理,凹透镜两侧也不一定都会向里凹进去。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一束和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如图甲所示。(2)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它又叫会聚透镜。(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意味着折射光线会相交,而是指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向主光轴“靠拢"了一些,如上图乙所示。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让一束和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经折射后光线会发散射出,如图所示。(2)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3)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指的是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发散”了一些。但被发散后的折射光线仍有可能相交,如上图乙所示。三、焦点和焦距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重点提示】凸透镜,平行入射,通过焦点,通过焦点,平行射出。凹透镜,平行入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对着另一侧虚焦点入射,平行射出。两种透镜,经过光心,方向不变。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无论是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光线被凸透镜会聚后,折射光线不一定会相交于主光轴上,只是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更加“靠拢”主光轴;光线被凹透镜发散后,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更加“偏离”主光轴。【重要提醒】判断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可以采用将入射光光线延长的方法,如果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比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被发散了;如果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比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被会聚了。【例1】(2021秋 丰南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镜是凸透镜的是( )A.a B.bC.c D.abcd都是凸透镜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由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凸透镜的焦点。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将一块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凸透镜下面放置一张白纸,不断调整凸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重要提醒】光斑越小、越亮就越接近凸透镜的焦点,测出的焦距就越准确。【例1】(2020 鄞州区一模)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10cm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常考1】透镜类型的识别【例1】(2021秋 郑州期末)如图所示,当空气中的一束平行光通过玻璃凸透镜后,光线会 (选填“会聚”或“发散”);实验发现,同样的平行光通过玻璃中的“空气凸透镜”后,光线会发散,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常考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2】(2020 丹东)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1. (2021秋 泰安期末)下列透镜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 B. C. D.2.(2020 株洲)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3.(2021秋 南昌期末)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4. (2020 厦门模拟)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如图。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5cm B.20cm C.25cm D.30cm5. (2021秋 长沙期末)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6. (2021秋 宣城期末)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一定是发散光束D.A、B、C三种情形都有可能7.(2020 湘西州)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透镜。8.(2020 黄冈模拟)小丽的妈妈在家种植了很多“多肉”植物。如图,每次雨后天晴时妈妈总要用专用气吹清除多肉芯上的水珠,这是因为留在多肉上的水滴相当于 ,使太阳光 形成高温,会灼伤多肉芯上的嫩芽。9.(2020 永州)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将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如图所示10. (2020 广安)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1. (2021秋 东海县期末)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2.(2020春 沙坡头区校级期中)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d D.都不行3. (2021秋 肥城市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a是凸透镜②a是凹透镜③b是凸透镜④b是凹透镜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4. (2020 兴化市模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C.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D.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5. (2021秋 沂源县期末)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 )A. B. C. D.6. (2018秋 硚口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7. (2021秋 巴南区期末)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8. (2020 东莞市校级一模)请在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9. (2020 青海)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10.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 (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4.1 透镜目录135610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透明光学元件是透镜。例如: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透镜。2.透镜的类型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重点提示】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是我们判断透镜类型的主要依据。不过要注意,有些透镜的两侧不一定都向外突凸出,同理,凹透镜两侧也不一定都会向里凹进去。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一束和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如图甲所示。(2)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它又叫会聚透镜。(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意味着折射光线会相交,而是指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向主光轴“靠拢"了一些,如上图乙所示。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让一束和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经折射后光线会发散射出,如图所示。(2)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3)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指的是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发散”了一些。但被发散后的折射光线仍有可能相交,如上图乙所示。三、焦点和焦距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重点提示】凸透镜,平行入射,通过焦点,通过焦点,平行射出。凹透镜,平行入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对着另一侧虚焦点入射,平行射出。两种透镜,经过光心,方向不变。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无论是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光线被凸透镜会聚后,折射光线不一定会相交于主光轴上,只是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更加“靠拢”主光轴;光线被凹透镜发散后,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更加“偏离”主光轴。【重要提醒】判断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可以采用将入射光光线延长的方法,如果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比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被发散了;如果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比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被会聚了。【例1】(2021秋 丰南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镜是凸透镜的是( )A.a B.bC.c D.abcd都是凸透镜【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bd图中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说明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由图可知,c中图中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主光轴,说明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故选:C。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由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凸透镜的焦点。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将一块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凸透镜下面放置一张白纸,不断调整凸透镜和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重要提醒】光斑越小、越亮就越接近凸透镜的焦点,测出的焦距就越准确。【例1】(2020 鄞州区一模)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10cm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答案】A【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即像距为10cm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10cm。故BCD错误,故A正确。故选:A。【常考1】透镜类型的识别【例1】(2021秋 郑州期末)如图所示,当空气中的一束平行光通过玻璃凸透镜后,光线会 (选填“会聚”或“发散”);实验发现,同样的平行光通过玻璃中的“空气凸透镜”后,光线会发散,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会聚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析】当空气中的一束平行光通过玻璃凸透镜后,光线会会聚在焦点;如图透镜可以从中间竖直切开分成两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会发生两次发散,如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发散的光束。【常考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2】(2020 丹东)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对准凹透镜的虚焦点F1入射的光线(延长线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2;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 (2021秋 泰安期末)下列透镜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 B. C. D.【答案】D【解析】图中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图中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图中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图中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2.(2020 株洲)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答案】A【解析】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故选:A。3.(2021秋 南昌期末)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必过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光一定会聚在焦点【答案】A【解析】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A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误;凸透镜对原来会聚的光线也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在焦点,故D错误。故选:A。4. (2020 厦门模拟)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如图。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5cm B.20cm C.25cm D.30cm【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20cm,故A正确。故选:A。5. (2021秋 长沙期末)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B错误;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C正确;对于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折射光线将远离主光轴,故D错误。故选:C。6. (2021秋 宣城期末)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一定是发散光束D.A、B、C三种情形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只有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误;凸透镜对所有不过透镜中心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只对平行光线;所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都可以会聚到焦点上;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也能会聚,但是不能会聚到焦点上,因此,所有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都比原来会聚一些。故选项BC错误,D正确。故选:D。7.(2020 湘西州)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由此可知,放大镜是 透镜。【答案】凸【解析】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表明放大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放大镜为凸透镜。8.(2020 黄冈模拟)小丽的妈妈在家种植了很多“多肉”植物。如图,每次雨后天晴时妈妈总要用专用气吹清除多肉芯上的水珠,这是因为留在多肉上的水滴相当于 ,使太阳光 形成高温,会灼伤多肉芯上的嫩芽。【答案】凸透镜 会聚【解析】多肉上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会聚,使得局部形成高温,从而伤害多肉芯上的嫩芽,所以要用专用气吹清除多肉芯上的水珠。9.(2020 永州)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将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答案】如图所示【解析】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0. (2020 广安)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1. (2021秋 东海县期末)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答案】A【解析】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直径与透镜直径一样大小的圆形光斑,这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继续向前传播形成的,且光斑位置到焦点的距离与凸透镜到焦点的位置相同,因此透镜的焦距是此时总距离的一半,即×20cm=10c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0春 沙坡头区校级期中)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d D.都不行【答案】B【解析】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不符合题意;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符合题意;故选:B。3. (2021秋 肥城市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a是凸透镜②a是凹透镜③b是凸透镜④b是凹透镜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答案】D【解析】(a)图中,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是凹透镜,故①错、②正确;(b)图中,从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是凹透镜,故③错、④正确。故选:D。4. (2020 兴化市模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C.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D.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答案】C【解析】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实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故选:C。5. (2021秋 沂源县期末)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 )A. B. C. 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故选:B。6. (2018秋 硚口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凸透镜左右两侧的焦点都是实焦点,所以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故B正确;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故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弱,故C错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到一点上,故D正确。故选:C。7. (2021秋 巴南区期末)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答案】 0.6 0.2【解析】由题知,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a处发散开来的,则凸透镜的焦点在平面镜前面,而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凸透镜的焦点F,如图所示:光束会聚处F和a点的距离s=2×0.3m=0.6m;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则凸透镜的焦距:f=0.5m﹣0.3m=0.2m。8. (2020 东莞市校级一模)请在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答案】【解析】左图中,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变得会聚一点,所以此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填凸透镜;右图中,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所以此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填凹透镜。9. (2020 青海)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射向焦点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法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10.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 (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 。【答案】 (1)偏向 会改变 观察光的路径 (2)液体种类 凸透镜对光的偏折射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解析】(1)由图可知,玻璃容器的形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会发生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当光照到烟雾时,烟雾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2)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透镜(原卷版).docx 4.1 透镜(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