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5.3 测量物质的密度目录146710一、量筒的使用方法1.量筒的作用:量筒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来测量固体的体积,量筒上的标度单位-般是mL(毫升),1 mL=1cm3。L(升)也是体积单位,1 L=1 dm3= 103mL。2.筒的使用方法(1)放:使用量筒时要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弄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3)读: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此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如图所示)。(4)使用量筒的四个注意事项①量简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量简没有零刻度线,刻度数由下向上逐渐变大,其单位一般是mL。1mL- 1cm3。②量简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在用排液法测固体体积时,量简内要预先倒入适量的液体,若液体过少放入固体后,液体不能浸没固体;若液体过多,放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程。③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俯视或仰视时读数均不准,图甲中读数会偏大,图乙中读数会偏小。④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教材剖析】[想想议议]教材P1101.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是100 mL。2.量简的分度值是1mL.3.甲为俯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乙为仰视,会导致测量值偏小。3.固体体积的测量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2.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3.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小石块。(2)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④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⑤求出小石块的密度。1、固体密度的测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固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于物体的质量可以直接利用天平来测量,对于固体的体积则要注意以下几种可能:(1)形状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无论是否沉于水),均可以利用量筒来测量。【例1】(2020 金昌)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橫梁平衡;(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黄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 g;(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 cm3;(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kg/m3。【答案】(1)右 (2)手拿砝码 (3)27 (4)10 (5)2.7×103【解析】(1)用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天平的横梁平衡。(2)用手拿砝码容易腐蚀砝码,导致砝码的质量会发生变化,测量值会产生误差。(3)石头的质量:m=20g+5g+2g=27g。(4)石头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5)石头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2、液体密度的测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液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在缺少天平或量筒的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等量替换的思路来间接的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即“等体积法”或“等质量法”。【例1】(2020 重庆一模)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用 (选填“手”或“镊子”)将砝码放入托盘中。(2)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 ,(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上图所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 kg/m3。【答案】(1)左 镊子 (2)B C A (3)18.4 20 (4)0.92×103【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降,左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用镊子加取砝码,不能用手拿,防止腐蚀。(2)正确实验步骤: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故正确的实验步骤:BCA。(3)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m'=20g+10g+5g+2.4g=37.4g,量筒中油的质量:m=m总﹣m'=55.8g﹣37.4g=18.4g,量筒中油的体积:V=20ml=20cm3,(4),油的密度:ρ===0.92g/cm3=0.92×103kg/m3。【常考1】固体密度的测量【例1】(2020 平度市一模)测量某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量石块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石块的质量是 g。(4)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cm3。(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石块的密度为 g/cm3。(6)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答案】(1)左 (2)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3)54 (4)20 (5)2.7 (6)仍然准确【解析】(1)如图,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端下沉,左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当加最小砝码时天平的右盘下沉,要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3)石块的质量:m=50g+4g=54g,(4)石块的体积:V=70ml﹣50ml=20ml=20cm3,(5)石块的密度:ρ===2.7g/cm3。(6)天平的托盘有残缺会让平衡螺母进行调节,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测量结果仍然准确。【常考2】液体密度的测量【例2】(2020 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项“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答案】(1)将5g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4 1.12×103 (2)偏大 ②③①④【解析】(1)最小5g砝码放入右盘之后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但超出的质量小于5g,所以此时应将5g的砝码取下,再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m总=50g+10g+2.4g=62.4g,石榴汁的质量m=m总﹣m烧杯=62.4g﹣40g=22.4g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V=20ml=20cm3;石榴汁的密度ρ===1.12g/cm3=1.12×103kg/m3;(2)如果液体有残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密度偏大;只需要调成②③①④,这样测的空烧杯的质量就将残留的液体质量包含在内了,最终结果会更加准确。1. (2020 枣庄)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答案】A【解析】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90mL的酒精,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2. (2021秋 高邑县期末)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1cm3和2cm3,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量筒的最小格表示的是2cm3,故A错误;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量筒的分度值不同,故B错误;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故C错误;由图可知,乙量筒的一个最小格为1cm3,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精确度更高,故D正确。故选:D。3. (2020 沭阳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雨花石的密度是2.8kg/m3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答案】D【解析】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则左盘应放雨花石,右盘应放砝码,故A错误;在称量过程中,要靠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错误;由图知,砝码的总质量为25g,游码在3g处,所以雨花石的质量为25g+3g=28g;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雨花石的体积为30ml﹣20ml=10ml=1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为:ρ===2.8g/cm3=2.8×103kg/m3,故C错误;雨花石吸水,会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故D正确。故选:D。4. (2020春 建湖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B.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答案】C【解析】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ρ=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本题中选项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的。故选:C。5. (2020 山西)山西老陈醋采用82道传统固态发酵工序酿造而成,与勾兑醋有着本质的不同。小明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和作用,并设计实验测定它们的密度进行比较。请帮助他完善以下实验方案。(1)把天平放在 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横梁平衡。(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a.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m2;d.则老陈醋的密度ρ=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e.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出勾兑醋的密度。(3)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答案】(1)水平台 (2)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3)如下表【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2)测量老陈醋的实验步骤:a.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m2;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为m=m1﹣m2,所以老陈醋的密度为:ρ==。(3)表格中应该有测量的物理量:烧杯和老陈醋的总质量m1,量筒中老陈醋的体积V,烧杯和剩余老陈醋的质量m2,求得的物理量: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m1﹣m2,老陈醋的密度ρ。设计表格如下表:物理量 m1/g m2/g V/cm3 (m1﹣m2)/g ρ/(g cm﹣3)老陈醋勾兑醋1. (2021秋 天台县校级月考)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①放入前仰视、放入后平视 ②放入前俯视、放入后平视 ③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仰视 ④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俯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①放入前仰视读数偏小,放入后平视,读数正确,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②放入前俯视,读数偏小,放入后平视,读数正确,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小;③放入前平视,读数正确,放入后仰视,读数偏小,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小;④放入前平视,读数正确,放入后俯视,读数偏大,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故D正确。故选:D。2. (2021秋 德州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答案】A【解析】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时漂浮的,所以在测量体积时应使用一个金属环,使金属环和塑料盒这个整体能浸没在水中,故③④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故选:A。3. (2020 福绵区 一模)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或测量数据是( )A.将天平放在书桌上直接称出小石块的质量B.用手把小石块和砝码分别放到左盘和右盘上进行测量C.利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约为32gD.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30mL【答案】C【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线处,然后才能称出小石块的质量A错误;B、要用镊子增添砝码,B错误;C、物体的质量:m=20g+10g+2g=32g,C正确;D、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30mL,石块的体积小于30mL,D错误。故选:C。4. (2020春 江都区校级期中)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③②①④⑥ B.⑤③②①⑥ C.②④①⑤⑥ D.⑤③②④①⑥【答案】A【解析】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综合分析,合理的步骤为:③②①④⑥。故选:A。5. (2020春 扬州期中)小明想在小烧杯中注入20g的某种液体,其实验步骤如下:a.在天平右盘放上20g砝码;b.调节天平平衡;c.天平左盘放上小烧杯,测出小烧杯的质量(如图乙所示);d.从量筒中取液体注入烧杯中,并用胶头滴管配合使天平平衡。(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2)烧杯的质量为 g;(3)若在称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出现图甲情况,小明应 ;(4)若量筒中液体体积原为42cm3,称量结束后如图丙所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5)细心的小明发现,胶头滴管中还含有少量液体,则所测液体密度结果会 (偏大/偏小)。【答案】(1)bcad (2)61.4 (3)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加液体 (4)0.91×103 (5)偏小【解析】(1)天平使用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首先测出小烧杯的质量,为了在小烧杯中注入20g的某种液体,则在天平右盘放上20g砝码;然后从量筒中取液体注入烧杯中,并用胶头滴管配合使天平平衡,这样烧杯中某种液体的质量便是20g;因此正确顺序应为:bcad;(2)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的质量为50g+10g+1.4g=61.4g;(3)若在称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出现图甲情况,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小,应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加液体。(4)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2=20mL=20cm3;则倒入烧杯液体的体积为:V=V1﹣V2=42cm3﹣20cm3=22cm3;液体的密度:ρ==≈0.91g/cm3=0.91×103kg/m3;(5)正常情况下量筒中液体原体积减去量筒中剩余液体的体积为烧杯中20g某种液体的体积,由于胶头滴管中还含有少量液体,会使量筒中剩余的液体体积变小,则计算出20g某种液体的体积比实际值偏大;根据ρ=可知,密度偏小。6. (2020 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 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石块的质量m/g ① ②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 cm﹣3)/ / / / /【答案】【实验设计】一 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沾上水,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进行实验】①水平 平衡螺母 ②移动游码 【实验数据】①水的体积V1/cm3 ②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m3【解析】【实验设计】如果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会使石块上沾上水,导致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大,所以方案一误差较大。【进行实验】①使用天平时,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②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实验数据】实验表格中要有石块的质量m/g、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cm3、石块浸没在水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求出石块的体积V/cm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ρ/(g cm﹣3)。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5.3 测量物质的密度目录146710一、量筒的使用方法1.量筒的作用:量筒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来测量固体的体积,量筒上的标度单位-般是mL(毫升),1 mL=1cm3。L(升)也是体积单位,1 L=1 dm3= 103mL。2.筒的使用方法(1)放:使用量筒时要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弄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3)读: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此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如图所示)。(4)使用量筒的四个注意事项①量简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量简没有零刻度线,刻度数由下向上逐渐变大,其单位一般是mL。1mL- 1cm3。②量简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在用排液法测固体体积时,量简内要预先倒入适量的液体,若液体过少放入固体后,液体不能浸没固体;若液体过多,放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程。③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俯视或仰视时读数均不准,图甲中读数会偏大,图乙中读数会偏小。④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教材剖析】[想想议议]教材P1101.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是100 mL。2.量简的分度值是1mL.3.甲为俯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乙为仰视,会导致测量值偏小。3.固体体积的测量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2.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3.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小石块。(2)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④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⑤求出小石块的密度。1、固体密度的测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固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于物体的质量可以直接利用天平来测量,对于固体的体积则要注意以下几种可能:(1)形状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无论是否沉于水),均可以利用量筒来测量。【例1】(2020 金昌)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橫梁平衡;(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黄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 g;(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 cm3;(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kg/m3。2、液体密度的测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液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在缺少天平或量筒的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等量替换的思路来间接的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即“等体积法”或“等质量法”。【例1】(2020 重庆一模)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用 (选填“手”或“镊子”)将砝码放入托盘中。(2)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 ,(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上图所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 kg/m3。【常考1】固体密度的测量【例1】(2020 平度市一模)测量某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量石块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石块的质量是 g。(4)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cm3。(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石块的密度为 g/cm3。(6)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常考2】液体密度的测量【例2】(2020 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项“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1. (2020 枣庄)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2. (2021秋 高邑县期末)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1cm3和2cm3,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3. (2020 沭阳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C.雨花石的密度是2.8kg/m3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4. (2020春 建湖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B.取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5. (2020 山西)山西老陈醋采用82道传统固态发酵工序酿造而成,与勾兑醋有着本质的不同。小明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和作用,并设计实验测定它们的密度进行比较。请帮助他完善以下实验方案。(1)把天平放在 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横梁平衡。(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a.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m1;b.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m2;d.则老陈醋的密度ρ=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e.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出勾兑醋的密度。(3)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1. (2021秋 天台县校级月考)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①放入前仰视、放入后平视 ②放入前俯视、放入后平视 ③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仰视 ④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俯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 (2021秋 德州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3. (2020 福绵区 一模)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或测量数据是( )A.将天平放在书桌上直接称出小石块的质量B.用手把小石块和砝码分别放到左盘和右盘上进行测量C.利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约为32gD.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30mL4. (2020春 江都区校级期中)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③②①④⑥ B.⑤③②①⑥ C.②④①⑤⑥ D.⑤③②④①⑥5. (2020春 扬州期中)小明想在小烧杯中注入20g的某种液体,其实验步骤如下:a.在天平右盘放上20g砝码;b.调节天平平衡;c.天平左盘放上小烧杯,测出小烧杯的质量(如图乙所示);d.从量筒中取液体注入烧杯中,并用胶头滴管配合使天平平衡。(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2)烧杯的质量为 g;(3)若在称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出现图甲情况,小明应 ;(4)若量筒中液体体积原为42cm3,称量结束后如图丙所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5)细心的小明发现,胶头滴管中还含有少量液体,则所测液体密度结果会 (偏大/偏小)。6. (2020 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 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石块的质量m/g ① ②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 cm﹣3)/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docx 5.3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