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讲义(鲁科版)——5.4 密度与社会生活(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讲义(鲁科版)——5.4 密度与社会生活(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5.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目录
1
3
4
5
9
密度与温度
观察与实验
1.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2.是气体流动推动了风车。
酒精灯火焰上方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形成气流,向上运动的气流使风车转动起来。
1.物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归纳:(1)-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根据可知,当m-定时:V增大, 减小;V减小,ρ增大。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2.应用——风的形成
(1)形成:风就是空气的流动,它是由于气体密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受热多的地区温度高,空气因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则该地方气体变得稀薄,周围的冷(相对)空气过来补充,这就形成了风。
(2)利用:风力发电、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等。
3.特例——水的反常膨胀
(1)4 °C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C时,水跟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温度低于4 C时,水
4°C却是热缩冷胀的,因此4°C的水无论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体积都增大,密度都减小,如图所示。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 运用密度鉴别物质种类
基本思路就是,先求出物质的密度,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哪种物质。计算值和理论值吻合则材料-般为真,不吻合则材料一定有假。
2..由于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在密度测量中存在误差,且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所以单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往往是不可靠的。实际鉴别物质时,还要结合物质的其他特性,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有时甚至需要结合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三、材料与社会发展
1.在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强度大、密度小的材料(合金或玻璃钢)。
2.在包装、装饰中常用密度小的材料。
3.在新材料(纳米材料、记忆合金等)的研发过程中,密度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
【方法技巧】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物体的体积可以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的温度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具体判断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质量不变时,体积的变化引起密度的变化;(2)体积不变时,质量的变化引起密度的变化。
【例1】(2020 河南一模)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来鉴别物质的内部是不是空心。
【例1】(2021秋 涞水县期末)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常考1】判断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例1】(2020春 哈密市月考)学校放寒假后,为防止水管冻裂暖气不会停,水管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中的水结冰后,质量变大
B.水管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大
D.金属在低温下容易被冻裂
【常考2】判断物体内部是否为实心
【例2】(2020春 建湖县期中)小明爸爸出差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测得此艺术品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g取10N/kg,求:
(1)请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若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后,总质量是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液体后,总重是620g,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 (2021秋 麻城市期末)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尾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2. (2021秋 厦门期末)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水结冰后(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B.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3. (2021秋 滨城区期末)入冬以来气候干燥,许多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4. (2021秋 汝阳县期末)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
B.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5. (2021秋 慈溪市期中)下列各科学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温度 B.密度 C.体积 D.质量
6. (2021秋 萧山区校级月考)生活中有人通过燃放孔明灯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孔明灯升空是因为产生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小于空气密度
B.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C.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放飞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易爆场地
7. (2020 东营模拟)很多同学喜欢夏天自制雪糕,如图是制作雪糕的模具,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在制作雪糕的过程中如果雪糕液装得太满,上面的盖子会被撑开,这是因为雪糕液凝固以后   不变,   变小,导致体积变大。
(2021秋 江西期末)为了九江市的创卫,美丽的湖滨花园北区新添置了一些垃圾箱,垃圾箱主体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塑料的   相对较小,这样相同体积下它的   小,便于搬运。
9.(2020春 扬州期中)一质量为54g的铝球,体积为25cm3,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问:
(1)这个铝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若为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
1.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是由(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
C.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制成的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成的
2. (2021秋 宜城市期末)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人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3. (2020春 泰兴市校级期中)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ρ铁<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4. (2020春 盐都区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4℃时,体积最大
B.在4~10℃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0~4℃的水温度下降时体积会变大
5. (2020 肥城市三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以下相关说法(  )
①它利用了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
②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③温度降低后石头硬度变小了
④温度降低后石头密度变小了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均正确
6. 将一块普通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了“冻豆腐”了,解冻后切开,“冻豆腐”内部会有一些变化,对此类现象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冻豆腐”与普通豆腐体积相等
B.“冻豆腐”体积比普通豆腐的小
C.解冻后,“冻豆腐”内部仍然均匀分布
D.解冻后,“冻豆腐”内部出现小孔
7. (2020 阳信县校级模拟)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的箭头是指海洋与陆地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它的形成应是在   (选填“白天”或“夜晚”),因为   (选填“陆地”或“海洋”)上方的空气温度高。
8. (2020 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   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   的缘故。
9.(2021秋 江西期末)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2.26m、质量140kg、体积140dm3,为纪念他在篮球界的贡献,在上海新世界城一楼有按姚明1:1体型制作的的逼真蜡像(如图所示)
(1)如果制作使用的蜡的密度为900kg/m3,那么需要蜡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改用某种密度为7×103kg/m3的合金材料来制作同样体积的雕像,使用与蜡像相同质量的合金,那么雕像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5.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目录
1
3
4
5
9
密度与温度
观察与实验
1.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2.是气体流动推动了风车。
酒精灯火焰上方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形成气流,向上运动的气流使风车转动起来。
1.物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归纳:(1)-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根据可知,当m-定时:V增大, 减小;V减小,ρ增大。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2.应用——风的形成
(1)形成:风就是空气的流动,它是由于气体密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受热多的地区温度高,空气因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则该地方气体变得稀薄,周围的冷(相对)空气过来补充,这就形成了风。
(2)利用:风力发电、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等。
3.特例——水的反常膨胀
(1)4 °C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C时,水跟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温度低于4 C时,水
4°C却是热缩冷胀的,因此4°C的水无论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体积都增大,密度都减小,如图所示。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 运用密度鉴别物质种类
基本思路就是,先求出物质的密度,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哪种物质。计算值和理论值吻合则材料-般为真,不吻合则材料一定有假。
2..由于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在密度测量中存在误差,且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所以单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往往是不可靠的。实际鉴别物质时,还要结合物质的其他特性,如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有时甚至需要结合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三、材料与社会发展
1.在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强度大、密度小的材料(合金或玻璃钢)。
2.在包装、装饰中常用密度小的材料。
3.在新材料(纳米材料、记忆合金等)的研发过程中,密度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
【方法技巧】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物体的体积可以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的温度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具体判断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质量不变时,体积的变化引起密度的变化;(2)体积不变时,质量的变化引起密度的变化。
【例1】(2020 河南一模)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答案】D
【解析】首先确定图象信息,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水的密度。由图象易知,随着温度得升高,水得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得温度是4℃时,图象位于最高点,即此时水得密度最大,故A不合题意;C、0~4℃时密度逐渐增大,4~8℃时密度逐渐减小,故B、C不合题意;此图象描述的是水得密度随温度得变化特点,最低温度是0℃,并无法体现冰的密度特点,所以无法通过图象得出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密度与物质鉴别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来鉴别物质的内部是不是空心。
【例1】(2021秋 涞水县期末)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答案】D
【解析】因铝和铜的质量m相同,且ρ铜>ρ铝,所以,由ρ═的的变形式V=可知,V铜<V铝,
又因为铝球和铜球的体积相等,所以,如果铝球是实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由于实心部分的体积V铜<V铝,所以,铝球的空心体积比铜球的空心体积小;综上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常考1】判断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例1】(2020春 哈密市月考)学校放寒假后,为防止水管冻裂暖气不会停,水管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中的水结冰后,质量变大
B.水管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大
D.金属在低温下容易被冻裂
【答案】B
【解析】寒假期间,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根据V=可知体积变大,而水管由于温度较低而冷缩,所以水管容易冻裂。故选:B。
【常考2】判断物体内部是否为实心
【例2】(2020春 建湖县期中)小明爸爸出差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测得此艺术品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g取10N/kg,求:
(1)请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若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后,总质量是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液体后,总重是620g,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100cm3 (2) 650g (3)0.8g/cm3
【解析】(1)由ρ=可得540g铝的体积为:V铝===200cm3,由V铝<V球可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球﹣V铝=300cm3﹣200cm3=100cm3;(2)在空心部分注满盐水后,盐水的体积为:V盐水=V空=100cm3,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ρ盐水V盐水=1.1g/cm3×100cm3=110g,总质量为:m总=m+m盐水=540g+110g=650g;(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液体后,球中液体的质量为:m液=m总′﹣m=620g﹣540g=80g,液体的体积为:V液=V空=100cm3,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g/cm3。
1. (2021秋 麻城市期末)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尾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答案】B
【解析】在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饱满的种子下沉,所以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故A正确。飞船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以适应其工作的要求,故B错误。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C正确。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由m=ρV可知道具的质量较小,以防伤人,故D正确。故选:B。
2. (2021秋 厦门期末)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水结冰后(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B.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答案】A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而使石头裂开,故A正确、BCD错。故选:A。
3. (2021秋 滨城区期末)入冬以来气候干燥,许多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答案】D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故选:D。
4. (2021秋 汝阳县期末)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
B.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先变小后变大,而水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AB错误;由图象可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而水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故D正确;所以,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故选:D。
5. (2021秋 慈溪市期中)下列各科学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温度 B.密度 C.体积 D.质量
【答案】B
【解析】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温度,仅凭温度无法区分物质种类,故A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故B正确;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体积,仅凭体积无法区分物质种类,故C错误;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质量,仅凭质量无法区分物质种类,故D错误。故选:B。
6. (2021秋 萧山区校级月考)生活中有人通过燃放孔明灯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孔明灯升空是因为产生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小于空气密度
B.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C.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放飞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易爆场地
【答案】B
【解析】点燃孔明灯后,灯罩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升空,故A正确;灯罩具有可燃性,但是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C正确;孔明灯燃烧时温度可达300℃,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就会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引发火灾,所以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易爆场地,故D正确。故选:B。
7. (2020 东营模拟)很多同学喜欢夏天自制雪糕,如图是制作雪糕的模具,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在制作雪糕的过程中如果雪糕液装得太满,上面的盖子会被撑开,这是因为雪糕液凝固以后   不变,   变小,导致体积变大。
【答案】质量 密度
【解析】雪糕液凝固以后,状态发生变化,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但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ρ=知体积变大。
(2021秋 江西期末)为了九江市的创卫,美丽的湖滨花园北区新添置了一些垃圾箱,垃圾箱主体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塑料的   相对较小,这样相同体积下它的   小,便于搬运。
【答案】密度 质量
【解析】垃圾箱主体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塑料的密度相对较小,由ρ=可知,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质量小,便于搬运。
9.(2020春 扬州期中)一质量为54g的铝球,体积为25cm3,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问:
(1)这个铝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若为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
【答案】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5cm3。
【解析】(1)由ρ=可知,质量为54g铝的体积:V铝===20cm3<25cm3,
所以铝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25cm3﹣20cm3=5cm3。
答:(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5cm3。
1.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是由(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
C.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制成的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成的
【答案】B
【解析】据密度的定义式ρ=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若使用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或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制成的,或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较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所以应选择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故选:B。
2. (2021秋 宜城市期末)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人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选:D。
3. (2020春 泰兴市校级期中)用相同质量的铝、铁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ρ铁<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铝球和铁球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C.铁球和铜球定是空心的
D.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答案】C
【解析】由题知,铝、铁和铜球的质量相同,且ρ铝<ρ铁<ρ铜,由ρ=的变形式V=可知,实心部分的体积关系为V铝>V铁>V铜,因铝、铁和铜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故选:C。
4. (2020春 盐都区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4℃时,体积最大
B.在4~10℃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0~4℃的水温度下降时体积会变大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则质量一定时,其体积是最小的,故A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4~10℃范围内,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由体积越大,即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错误;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最低层的水温度为4℃,由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0~4℃的水温度下降时密度会变小,所以体积会变大,故D正确。故选:D。
5. (2020 肥城市三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以下相关说法(  )
①它利用了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
②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③温度降低后石头硬度变小了
④温度降低后石头密度变小了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B
【解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故②正确,④错误;(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而使石头裂开,故①正确,③错误。故选:B。
6. 将一块普通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了“冻豆腐”了,解冻后切开,“冻豆腐”内部会有一些变化,对此类现象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冻豆腐”与普通豆腐体积相等
B.“冻豆腐”体积比普通豆腐的小
C.解冻后,“冻豆腐”内部仍然均匀分布
D.解冻后,“冻豆腐”内部出现小孔
【答案】D
【解析】新鲜的普通豆腐,观察其表面较光滑,其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故选:D。
7. (2020 阳信县校级模拟)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的箭头是指海洋与陆地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它的形成应是在   (选填“白天”或“夜晚”),因为   (选填“陆地”或“海洋”)上方的空气温度高。
【答案】白天 陆地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8. (2020 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   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   的缘故。
【答案】高 小
【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9.(2021秋 江西期末)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2.26m、质量140kg、体积140dm3,为纪念他在篮球界的贡献,在上海新世界城一楼有按姚明1:1体型制作的的逼真蜡像(如图所示)
(1)如果制作使用的蜡的密度为900kg/m3,那么需要蜡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改用某种密度为7×103kg/m3的合金材料来制作同样体积的雕像,使用与蜡像相同质量的合金,那么雕像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1)如果制作使用的蜡的密度为900kg/m3,需要蜡的质量为126kg;(2)雕像内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22dm3。
【解析】(1)由题知,是按姚明1:1体型制作蜡像,则需要蜡的体积:V蜡=V人=140dm3=0.14m3,由ρ=可得,需要蜡的质量:m蜡=ρ蜡V蜡=900kg/m3×0.14m3=126kg;(2)若改用密度为7×103kg/m3的合金材料来制作同样体积的雕像,V雕像=V蜡=0.14m3,m合金=m蜡=126kg,由ρ=可得需要合金的体积:
V合金===0.018m3,雕像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雕像﹣V合金=0.14m3﹣0.018m3=0.122m3=122d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