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2 年冬奥会开幕式节目《闪亮的雪花》,数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鸽模型聚拢在雪花边自由舞蹈,当汇聚成一个爱心时, 东南方向有一个“小鸽子”掉队了,另一个“小鸽子”手举着和平鸽灯将迷路的“小鸽子”拉回来,在星光的指引之下,一起融入大家庭。你知道这一情节有什么寓意吗?
一“鸽”都不能少、不可分“鸽”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追根溯源
—骨肉奈何离
三国
隋朝
194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用史实论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鸽”(割)的一部分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清朝前期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一、追根溯源—骨肉奈何离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本是同根生
第一次分离与回归
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本是同根生
仔细观察图片,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脉相承
图二
图一
图片选自台湾国中教材
回忆台湾与祖国大陆被迫分“鸽”(割)的历史
材料一: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5月19日颁布《台湾省戒严令》,至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思考:根据材料回答,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与哪些事件有关系?
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颁布戒严令,封锁大部分港口,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阻扰解放台湾。
材料二: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实质
思考: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不同?
香港、澳门问题是由于西方殖民者侵略造成的,属于主权外交方面的问题,台湾问题是由于国共内战而导致的两岸分离,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望大陆》
于右任(1962年)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之殇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于右任
一、追根溯源—骨肉奈何离
台湾的分离是最大的国殇,是最深的乡愁!
一、追根溯源—骨肉奈何离
1982年,台湾老兵高秉涵恳请已移民阿根廷的山东菏泽老乡卞永兰女士带一些家乡的泥土回来。
作为“分土人”的高秉涵得到了两汤匙泥土。他将一汤匙泥土锁进了银行保险箱,而另一匙泥土则泡水分七次喝了,以慰思乡之情。他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
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刨根问底
—坚冰何以融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结合教材P70第一段内容,完成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梳理。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刨根问底—坚冰何以融
三不政策
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相关史事
对比分析
结合材料,对比分析台湾自治权与香港、澳门自治权有何不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香港和澳门则是进驻人民解放军
阅读教材,归纳改革开放后两岸为实现统一采取的政策。
1978年改革开放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79年
停止对金门、妈祖的炮击;呼吁“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1987年
调整“三不”政策
允许赴大陆探亲,经济文化交流
大陆
台湾
二、刨根问底—坚冰何以融
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
倡议:通邮、通航、通商
走向缓和
二、刨根问底—坚冰何以融
海峡两岸近四十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阅读教材,归纳改革开放后两岸为实现统一采取的政策。
1978年改革开放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79年
停止对金门、妈祖的炮击;呼吁“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1987年
调整“三不”政策
允许赴大陆探亲,经济文化交流
大陆
台湾
二、刨根问底—坚冰何以融
1991年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0年
海峡交流基金会
汪辜会谈
(新加坡)
1995年
江泽民“八项主张”
大陆
台湾
二、刨根问底—坚冰何以融
“胡连会”连战、胡锦涛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见
“习马会”马英九、习近平在新加坡会面,两岸领导人自1949年以来首次会面
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政治对话
两岸政治交流日益密切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结合图片,分别谈谈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根深叶茂
—海峡渐趋窄
1987—2017年,大陆自台进口额和出口额持续增长。大陆自台进口额大于大陆自台出口额。
三、根深叶茂—海峡渐趋窄
两岸经济贸易日益密切
从两幅图表中你能获取什么重要信息?它说明了什么?
经济共赢
三、根深叶茂—海峡渐趋窄
2008年11月,两岸实现直接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
人员往来
文化交流
现已在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
2008年向台赠送国宝
娱乐双响
台湾艺人带领两岸民众掀起健身热潮
2008.5月台湾红十字会援救汶川地震
1999年台湾9.21地震大陆共捐款
10亿元人民币
有难同当
2021年两岸同胞共同抗击疫情

落叶归根
—统一定可圆
四、落叶归根—统一定可圆
结合以上所学:推动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有哪些有利因素?
根本保证:
政策保障:
海峡现状:
榜样借鉴:
人心所向: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政策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港澳胜利回归的经验
海峡同胞渴望祖国统一
国内:台独势力
国外:反华势力
材料一:2019年,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频繁窜入台军营活动,企图以武谋“独”,并抛出“想独立不想统一请投蔡英文”等公开叫嚣的言论。
结合材料分析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2021年6月,在G7联合公报中,美日两国都表达了对“台海和平与稳定”问题的关切,将台湾提升到独立政治实体地位,企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
历史依据: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2005年3月,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结合材料分析,祖国对台湾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
用法律手段遏制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政策保障
榜样借鉴
人心所向
国际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
海峡现状
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四、落叶归根—统一定可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1992年
1993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八项主张
“胡连会”
“习马会”
课堂小结
2008年
实现三通
海峡两岸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1987年
调整“三不”打破隔绝
缓和
密切
统一
隔绝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