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6.将相和 (部编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fèng xiàn dǎn qiè zhào jí shāng yì( ) ( ) ( ) ( )dà chén diǎn lǐ bīn kè shì ruò( ) ( ) ( ) ( )2.根据意思写成语(1)背着荆条向别人请罪,请对方责打自己。( )(2)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3)只要进攻,没有攻克不了的。( )(4)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3.主题探究,文意解读。课文题目中的“将”是指______,“相”是指________,“和”是指________。文中依次讲了“______”“渑池会面”“________”三个小故事。二、选择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一共有6画,最后一笔是竖折。B.“献”的左部是“南方”的“南”,里面不要少写一横。C.“拒”一共7画,最后一笔是横。5.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谋划(huà) 削弱(xiāo) 廉洁(nián)B.强迫(qiáng) 告辞(cí) 侮辱(rú)C.白璧(bì) 抵御(yù) 战袍(páo)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B.课文开头“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是整个事情的起因。C.课文中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D.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书是《史记》,《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班固。7.“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廉颇对蔺相如升迁这么快,感到疑惑。B.廉颇对蔺相如职位比他高不服气。C.蔺相如靠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去了。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心协力(调和,和谐) B.负荆请罪(背)C.同归于尽(死亡) D.无价之宝(的)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相信 宰相 将相和 B.勉强 强大 倔强C.规划 计划 划分 D.剥削 削皮 削弱10.下面句子描述的情景与选项( )表达的意思最相近。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A.左右逢源 B.左右开弓 C.左右为难 D.左思右想11.负荆请罪。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依仗 B.背 C.享有 D.遭受12.她为了把这份贫困补助留给更需要的人,(▲)不谈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 )A.决口 称赞 B.绝口 称赞 C.决口 赞美 D.绝口 赞美三、判断题,读课文《将相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3.“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这句话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 ( )14.《将相和》一文反映了赵国将相之间的矛盾。 ( )15.课文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 ( )16.课文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品质。 ( )17.课文表现了廉颇是一个争名利的人。 ( )18.课文表现了廉颇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 )四、按要求答题19.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把所填字的意思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①( )荆请罪 A.欠 B.背 C.具有 ( )②( ) 璧归赵 A.完整 B.消耗掉 C.完结( )③厉声呵( ) A.多,广 B.使离开 C.责备( )④怒发冲( ) A.帽子 B.冠军 C.称号( )20.用横线画出错别字,并修改在括号里。其头并进( )遂遇而安( ) 大精失色( ) 无原无故( )事到邻头( )21.选词填空连续 继续 陆续(1)课间操结束,同学们( )走进教室,安静地坐着等老师来上课。不一会儿,康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说:“同学们,我们今天( )学习第7课。请同学们先把课文( )读三遍。”(2)我发现:这三个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 )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 )表示不间断;( )表示做事时,中间被其他事打断,之后又接着做下去。五、按要求写句子22.(1)我们不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2)秦王不敢进攻赵国。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有才能的人。(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3.连词成句地阅读选段。我的阅读时长为_____分钟。24.我会提取关键信息。(1)根据第1自然段内容,我知道( )A.蔺相如怕廉颇。 B.蔺相如避着廉颇。(2)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我知道( )A.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B.廉颇不顾国家利益。25.用波浪线画出选段中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认真阅读第1自然段中描写蔺相如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归纳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奉献 胆怯 召集 商议 大臣 典礼 宾客 示弱2.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完璧归赵3.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4.C5.C6.D7.B8.A9.C10.C11.B12.B13.√ 14.× 15.√ 16.√ 17.× 18.√19.负 B 完 A 斥 C 冠 A20.其——齐 遂——随 精——惊 原——缘 邻——临21.陆续 继续 连续 陆续 连续 继续22.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壁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有才能的人。23.2 B A 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廉颇是一个勇于自省的人。 从蔺相如避着廉颇,称廉颇为“廉将军”,与门客分析利弊,可见蔺相如是一个顾大体、识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27.廉颇得知蔺相如说的话,便自我反思、负荆请罪,最后和蔺相如成为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