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学科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推理的含义、种类、结构。公共参与:正确进行换质换位推理,练熟三段论,合理进行演绎推理必备知识:1.三个推理方法:换质法、换违法、三段论推理2.三个基本原则:换质法的基本规则、换位法的基本规则、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3.两个基本辨别: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辨别关键能力:1.掌握换质推理的基本规则和具体推理方法2.掌握换位推理的基本规则和具体推理方法3.掌握三段论的一般性规则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换质推理的逻辑规则2.换位推理的逻辑规则3.三段论推理的形式结构难点换质位推理的求真问题,三段论推理的形式结构三思维导图四课前预习1.含义及构成(1)含义:三段论是_________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_________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构成:三段论的_________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_______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2.三段论的意义。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________,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________,维护真理。3.性质判断换位推理(1)含义: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称为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_______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2)规则: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_。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是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_____________。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_____________。4.性质判断换位推理(1)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换位法。(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目的:从不同方面加深对________________。(3)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形式: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________。(4)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主项或谓项周延 一个性质判断________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主项或谓项不周延 一个性质判断________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5)性质判断的规则①不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__;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________;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________。(6)性质判断的方法: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和谓项的位置________。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________。(7)性质判断的应用: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________起来运用,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________的作用。5.性质判断换质推理(1)含义: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称为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__________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2)规则: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_______。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_____________,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_____________的谓项。五自我检测1.在鲁迅著的《华盖集》中,收录有《论辩的灵魂》一文。文中摘录的诡辩式言论中有这样一条∶“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 "其中包含的一个错误的三段论∶"甲生疮,甲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生疮。”下列推理中所犯错误与之相同的是( )A.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B.班干部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C.所有马是哺乳动物,所有牛是哺乳动物,所以,所有牛是马D.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2.语言中存在逻辑错误往往会产生误会和笑话。对产生下列误会和笑话的逻辑学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人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盗”。一日,母亲喊儿子的名字“盗”,结果被人误以为是盗贼,就把她的儿子捆了起来。——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②有人持竹竿进城,横着进不去,城门太窄,竖着也进不去,城门太矮。此时有人建议,为什么不把竹竿折断了再进呢?——遗漏了有价值的联言支③甲说:“你能把我说的话调过来讲吗?”乙回答没问题。甲说:“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乙回答:“有些相声演员不是……”——特称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④有人请客,见五位客人只来了三位,他就说,该来的没来。结果三位客人一气之下都走了。——混淆了特称判断与全称判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爷爷带孙子上街,孙子看到街边有人在用汽枪打气球,就问:“爷爷,为什么打枪的人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爷爷说:“如果把两只眼都闭了,那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下列陈述中的哪一项与这位爷爷的观点犯了同一种逻辑错误( )A.有的非金属是很珍贵的;钻石是非金属;所以,钻石是很珍贵的B.凡海豚都不是鱼;这只水生动物不是海豚;所以,这种水生动物不是鱼C.贪污行为是违法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D.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4.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某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青年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某同学做出了如下推理:志愿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和团队精神,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大局观和团队精神。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这个推理( )①推理结构正确,但前提错误②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周延了④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以下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要求的是( )A.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B.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祝福》是鲁迅的著作,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C.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所以这种行为不是犯罪行为D.优秀律师都精通法律,我精通法律,所以我是优秀律师6.为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7月,山东省一城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规定:“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下面是路口执勤交警与一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的一组对话。交通警察:“你为什么没戴头盔,你不知道今年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吗?” 电动自行车骑车人:“我以前骑电动车一直是佩戴头盔的,这是第一次。”下列对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出现的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C.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D.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7.以下观点与对其逻辑思维规则的理解对应正确的是( )①甲说:“我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当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甲的观点违反了排中律②小男孩妈妈离家做抗疫志愿者,小男孩看到小区的大白,说:“我知道你不是妈妈,但我知道你是最美妈妈”——小男孩观点符合客观实际,没有违背矛盾律③“小说是文学作品,散文不是小说,所以,散文不是文学作品”——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9.小明与小芳讨论选修哪门课时,针对思想政治课中的“逻辑与思维”,两个人有以下对话。小明:“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有用吗 ”小芳:“当然有用啦,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嘛。”小芳的话隐含了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在这一推理中( )①大前提是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②大前提是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③小前提是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④结论是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所谓三段论,就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为了保证三段论推理的有效性,三段论推理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会犯逻辑错误。下列选项中,对三段论推理中的逻辑错误判断错误的是( )A.用钱可以买到一架直升机,五块钱是钱,所以,用五块铁可以买到一架直升机。——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B.有的非金属是很珍贵的;钻石是非金属;所以,钻石是很珍贵的。——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C.贪污行为是违法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D.凡是海豚都不是鱼;这只水生动物不是海豚;所以,这只水生动物不是鱼。——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四课前预习1.(1) 演绎推理 性质判断(2) 大项和小项 中项2. 规则 诡辩3.(1)位置(2) 联项 位置互换 不能周延4.(1)主项和谓项(2)事物的认识(3)互换(4) 断定 没有断定(5) 联项 互换 周延(6) 互换 周延(7) 结合 互换5.(1)性质判断(2) 主项和量项 否定判断 结论性质判断五自我检测1.B2.B3.D4.D5.C6.C7.C8.D9.C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