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提升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提升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 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提升题(有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太阳辐射( )
①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② 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③ 使许多自然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 ④ 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A.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能量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能只与农作物密切相关
3.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 大气运动 ② 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 火山爆发 ④ 地壳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完成下列小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源泉,其能量集中在图中B区,波长在0.15微米—4微米之间的红外线区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的主要动力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光伏发电是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省份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的是( )
内蒙古 B. 西藏 C. 甘肃 D. 重庆
6 与上海相比,拉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① 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② 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
③ 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
④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美国某日,日全食(下图)如期而至,让众多天文爱好者体验到日全食带来的震撼。据此,完成7~8题。
7 .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 )
大气的光球 B. 大气的色球 C. 大气的日冕 D. 大气的全部
8. 只有在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对应的太阳活动现象分别是( )
A. 色球—太阳黑子 光球——太阳耀斑
B. 光球—太阳黑子 日冕—太阳耀斑
C. 色球——日珥 日冕——日冕物质抛射
D. 日冕——日冕物质抛射 光球——日珥
德国和芬兰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近60年来的太阳活动是过去一千年中最强的。他们认为测定太阳活动的最佳方法是直接测定太阳黑子的数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读太阳内部和外部结构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黑子出现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核层 D.日冕层
10.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C.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
11.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① 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③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④ 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令人惊叹的太阳图片,该图片显示的是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太阳耀斑。据此完成12~13题。
12.本次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A.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 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异常
C. 全球各地出现地震灾害 D.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13.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 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 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 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 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4. 读“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图示信息说明了( )
A. 黑子相对数增多时,北半球降水增多
B. 黑子相对数减少时,北半球降水减少
C. 该区域的黑子相对数的多少与降水呈负相关
D. 据该图可推出全球各地的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都呈负相关
15.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
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面性
③ 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因素
④ 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电能。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为太阳能光伏电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 据图1中我国A、B两地区更适合建造光伏电站的是____,造成A、B两地区太阳年辐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选择填空)。
A. 日照时间 B. 大气透明度 C. 天气与气候 D. 海陆差异
(2) 人们常用“蜀犬吠日”来形容B地区中四川盆地的气候特色。是因为四川盆地____天气多,大气对____的____多,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这样的气候特点也使得大气对地面的____作用较强。
(3) 从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各举1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太阳大气结构图,图2为太阳黑子的周期图。
材料二 1988年7月上旬,4万多只鸽子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北—南”国际信鸽大赛。可令人吃惊的是,许多参加过多次大赛的经验丰富的“信鸽选手”却纷纷迷航。7月3日,从法国放飞的大约5000只来自英国的鸽子,仅有285只被找到,许多鸽子死后被冲上海岸。
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_______,B层出现______,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判断:下一个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将出现在________年前后,届时,太阳大气色球层中的________活动也将随之加强。
北美洲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加拿大。届时该国人们在冬天的夜晚将可能看到壮观的________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 通信部门 B. 航天部门 C. 冶金工业部门 D. 气候研究部门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 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提升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 D
【解析】
本题以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创设情境,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由于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许多自然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
【答案】2. A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能量,故A正确;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能源来源于地球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故B错误;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C错误;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生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不只是与农作物密切相关,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石油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4. D
【解析】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源泉,其能量集中在图中B区,B区为可见光区,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故A错。B.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故B错。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属于间接太阳辐射能,故C错。
D.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故D对。
【答案】5. D 6. C
【解析】
光伏发电是利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越少,越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可知,内蒙古、西藏、甘肃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均大于1700kw·h/m2,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排除A、B、C;图中显示,重庆位于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地区,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站,D符合题意。故选D。
图中显示,上海和拉萨的纬度相似,纬度差异不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影响因素,①不符合题意;与上海相比,拉萨居内陆,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这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②、④符合题意;相对于日地距离(1.5亿千米)来说,地势高低对距离太阳远近的影响极其微小,这不是拉萨比上海太阳能更丰富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答案】 7.A 8.C
【解析】
本组试题以某日全食为情境内容,以简洁的文字和日全食图像为呈现方式,回归本节所学的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等基础知识。需准确掌握太阳大气的分层及对应的太阳活动现象,由内到外:光球(太阳黑子)、色球(太阳耀斑、日珥)、日冕(日冕物质抛射)。
【答案】 9.A 10.C 11.C
【解析】
9.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因温度比其他地方低,所以看上去暗一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A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B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的部分,C错误,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太阳活动对电离层有影响,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使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①错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点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大气碰撞会产生美丽的极光,②正确。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破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③错误。太阳活动对磁场有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正确。 ②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 12.D 13.D
【解析】
12. 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A项错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降水出现一定的相关性,故B项错误;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有关,属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故C项错误;耀斑出现会干扰电离层,使传输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故D项正确。
13. 由题中材料可知,“白太阳”现象出现时是太阳活动低谷期,此时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缩小,②错误;全球降水出现异常,有些地区降水增多,有些地区降水减少,①错误。故选:D。
【答案】14 . D 15.B
【解析】
14 . 图示黑子增多时,降水相对少,该区域的黑子相对数的多少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变化。选C正确。
15. 太阳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方面影响地球,并且有利弊两面性;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具有相关性,并非相同。
二、综合题:
16 . (1)A; ABC; (2) 阴雨; 太阳辐射; 削弱; 保温; (3 ) 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水供我们使用;人造卫星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可以使自然界的水产生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各种动植物的能量来源等。
【解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A为青藏高原,为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区,海拔高,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稀薄,且工业较落后,污染小,大气透明度高,故太阳辐射强,B位于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的影响,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多,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A地区更适合建造光伏电站;两地均位于内陆地区,海陆差异不是直接影响因素,故选ABC。
(2) 人们常用“蜀犬吠日”来形容B地区中四川盆地的气候特色。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的影响,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多,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阴雨天气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
(3) 从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各举1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人类招光和热,从生产生活的角度有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水供我们使用;人造卫星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同时太阳也会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光与热,也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外力作用的动力来源,从地理环境角度有,太阳辐射可以使自然界的水产生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各种动植物的能量来源等。
17 。 (1)光球层; 色球层;
(2)黑子; 耀斑; 黑子;
(3)2011(2012、2013均可); 耀斑;
(4)极光;
(5)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