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化。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难点] 理解面对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难点]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
(2)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 )和( )。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4)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谈到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要“各美其美”,是因为在文化交流中要______________;要做到“美人之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要____________本民族文化,___________其他民族文化;要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需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3.文化民族性的作用
在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 )社会生活、( )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 ),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_______________,加强国家的认同。
五自我检测
1.咖啡与酒本是独立的饮品。调酒师依据不同咖啡的风味特点,调人与之相适应的酒,有效中和了咖啡的苦味并烘托出咖啡特有的醇厚香味,还让客人有喝到酒精的感觉这样所制成的咖啡调酒深受顾客喜爱。下列表述与咖啡调酒的文化理念一致的有( )
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求同伐异,不断创新
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墨守成规,增强认同,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相传5000多年前这一天,"中华文字始祖"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贡献,联合国将每年谷雨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这一天,通过举行"中国古典诗歌之禅意"等活动,感受中文之美。"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融
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挖掘中华文化特有价值,推动文化创新
④维护世界文化多样化,涵养共同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恩格卡维尼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应该找到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凡能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的民主就应该坚持下去。这表明( )
①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有普遍规律
②文化民族性寓于世界性并通过世界性表现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个性,又蕴含共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和谐包容之道,有助于凝聚这个撕裂的社会对立的族群,化解乖张和戾气。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基因,期望这一基因是可复制可模仿、可繁殖的。材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现今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③借鉴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与文化认同紧密联系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央视春晚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见下图),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人物的虚实交错重现了大宋美学,备受海内外观众好评。由此可见,该舞剧( )
①推出了融汇多种区域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价值观
③表明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精神向往
④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冰丝带”“雪飞天”“雪游龙”“雪如意”……一座座巧妙蕴含中华文化、中国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冬奥场馆,不仅成就了北京冬奥会的辉煌,让世界领略了独具魅力的东方之美,也成为造福人民的宝贵财富。后奥运时代,传承利用好冬奥遗产应( )
①发挥载体作用,聚焦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②坚持人民共享,丰富群众冰雪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
③探索利用路径,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④弘扬冬奥精神,在消除文化差异中“一起向未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核心创意理念,来自唐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引导员手持的“雪花引导牌”将雪花与中国结纹样巧妙结合,把中国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到雪花设计中。所有代表团的“小雪花”汇聚一起,构成一朵“大雪花”,与冰雪五环相呼应,与各个代表团的旗帜融为一体,演绎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这种设计( )
①意境统一,以艺术化的表达展现出现实生活图景
②寓意深远,体现了奥运精神历经时代发展而永恒不变
③追求神韵,设计者的审美追求是“大雪花”创作的基础
④和而不同,用民族文化演绎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愿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化的历史见证。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唱着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闽南锦歌久悬千匈而不坠,远播中国台湾而辉煌的原因是( )
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趋同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需要( )
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时代价值
②传承历史文脉,以发展为主,保护为辅
③守正创新,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④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年11月26日下午,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申报成功!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成功(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为当地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 内在要求 必然要求 独特魅力 价值
2. 尊重文化多样性 认同 尊重
3. 维系 维持 精神根基
4.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认同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5.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五自我检测
1.C
2.A
3.D
4.D
5.B
6.C
7.B
8.B
9.D
1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