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含答案)

资源简介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认同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需要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
科学精神:在分析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作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法治意识: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过程中,树立各民族文化平等意识。
公共参与: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的作用。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促进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而不应该( )、( )、( )。
2.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________。各民族文化之间的__________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____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交流的要求
(1)坚持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__________,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3.文化交融的作用
(1)文化交融( )文化的发展。
(2)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3)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 )的结晶,也融人了其他民族文化的( )。
(4)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 ),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
4.文化交流的作用
(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 ),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 )作用。
(3)正是坚持( )、( )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
5.文化交融的意义
(1)文化交融____文化的发展。文化因____而多彩,文化因____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________,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________,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五自我检测
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在进博会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们不仅谈生意、聊合作,更用心体验对方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这表明( )
①进博会正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
②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交流的是文化
③商品和知识的交流带来了文化的创新
④各国经济和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2年5月18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与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线上签署战略伙伴协议。协议的签署将促进中国优秀艺术和传统文化、城市品牌通过爱丁堡艺术节平台走向世界舞台,也将艺术节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引进中国。这表明( )
①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
②我国利用国际传播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伴随近来文旅需求新变化和消费升级新趋势,海外知名博物馆的文化衍生产品和动漫形象等首次引入进博会并集中亮相。他们希望主动拥抱中国文化,将东西方艺术元素和谐融合在一起。这反映了( )
①文化与经济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根植于民族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③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才能更好地发展
④随着经贸发展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冰玉环”挽起五洲,“雪如意”送来吉祥。奥林匹克之光在中国重启。从空中俯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一条“玉飘带”飞舞山间,这就是被称为“冰玉环”的漫步大道。它和被誉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相呼应,颇有吴带当风之美。无论是“雪如意”还是“冰玉环”,无不体现了优雅的中国风。对上述设计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③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实现传统文化复兴
④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婺剧是浙江金华的地方戏,和京剧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表现形式之一,海外“欢乐春节”活动中,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赴希腊演出,上演了美轮美奂、绝技频出的《断桥》《挡马》等经典婺剧折子戏,让当地观众很是高兴。这表明(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6.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国际上称宇航员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国航天员专属英语单词,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为“Chineseastronaut”(中国航天员)。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词已被牛津词典正式收录。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④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唐朝时期政治经济繁荣,对外政治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天竺乐、康国乐、高昌乐、疏勒乐、安国乐、龟兹乐等音乐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的,唐明皇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就融合了许多异域音乐元素。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②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需要立足国情
③多种文化元素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创新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超过1000公里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沿线车站“一站一景”,下图是是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站和老挝境内的琅勃拉邦站。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 )
①不同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合发展
③不同的设计理念决定了沿线不同车站建筑
④各地在文化、地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特殊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他与我国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结合西方科学和中国实际,创作的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构成世界文化
③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日益趋同
④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状如花树,金枝摇曳,花树状金步摇是魏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特有的一种冠饰,源于西亚,通过草原丝绸之路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传人,流行于辽西地区。它的样式不仅影响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乃至东亚地区,更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这表明( )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②在交流中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趋同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四课前预习
1. 相互借鉴 相互隔膜 相互排斥 相互取代
2. 重要动力 差异和交流 创新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文化多样性
3. 推动 劳动智慧 有益成果 精华
4. 重要动力 障碍 推动 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5. 推动 交流 交融 文化交融 文化交融
五自我检测
1.A
2.C
3.B
4.A
5.D
6.C
7.B
8.D
9.B
1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