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两不怕”精神等。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3.公共参与:充分践行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备知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关键能力: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发展、创新的措施。
2.结合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内涵、发展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____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____、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________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包括______、重民本、______、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________、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________、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________、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______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________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_______________。
2.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_______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_______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4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1)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 )。
(2)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_________”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___________。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_______。
(2)要以培养担当_______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_______的中国梦。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
(3)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
五自我检测
1.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用100幅震撼心灵的画卷,串联起百年党史的峥嵘岁月,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和共产党人的壮美精神,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热议,获得了一致好评。可见该节目( )
①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
②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
③带领中华儿女重温了民族精神
④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了新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上世纪50年代,数万名海堤建设者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座“海上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厦门孤岛交通不便的状况,孕育了“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不断激励一代新厦门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不断奋斗。海堤精神( )
①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是推动厦门特区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四场开闭幕式魅力四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三个赛区一流的场馆设施,严谨专业的赛事组织,温馨周到的服务,赢得参赛各方一致好评。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概括上述这段总结的主旨,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爱国情怀铸就辉煌,时代主题充分彰显
B.冰雪运动超常发展,体育精神成果丰硕
C.冬奥赛事精彩纷呈,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D.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冬奥遗产助力经济
4.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经历了长期过程,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容,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实践中。这说明脱贫攻坚精神( )
①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能够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变局中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可见,继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 )
①要始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控时代发展大势
②要重视发挥理论创新对探索真理的指导作用
③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推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歌声中的百年风华》出版。该书围绕135个党史关键词,遴选反映百年历程中重大历史时刻、重要历史人物的166首经典歌曲、142幅珍贵历史照片和97首乐谱音频,通过歌曲赏析、党史解读与音乐聆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该书的发行有利于( )
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为推动人们干事创业提供智力支持
②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锻造了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等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构建起了绚烂夺目的精神谱系,谱写出一系列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伟大建党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心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政治自觉,蕴含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蕴含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只有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这面旗帜,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是因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
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有助于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历史责任感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第20届女足亚洲杯赛上,中国女足姑娘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强大意志力,连续三场比赛都是在先丢球的情况下扭转局势到最终胜出。体育竞技看起来是身体的博弈、技巧的竞争和力量的对抗,背后却是民族精神的比拼与较量。女足扭转局势冲出亚洲( )
①展示了中华民族昂扬奋进、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②为中国人民追求崇高、勇毅前行提供了精神动力
③表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薪火相传的
④铸就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大秦赋》还原了先秦时代的独特文化氛围,让观众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观览到战国时期的格局和气象。此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等,也均以个性化的视角形象表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这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 )
①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②涵养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发挥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发展的作用
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由此可见( )
①人类的精神财富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②民族精神的丰富过程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③北京冬奥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会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四课前预习
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____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____、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________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包括______、重民本、______、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________、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________、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________、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______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________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_______________。
2.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_______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_______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4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1)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 )。
(2)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_________”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___________。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_______。
(2)要以培养担当_______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_______的中国梦。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
(3)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
五自我检测
1.A
2.C
3.C
4.A
5.D 6.D
7.D
8.C
9.A
10.A
11.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