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忆一忆:
1、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2、变法最成功的是哪国?有何作用?
温故知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1、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意义
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3、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快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本课的框架是什么?
起止时间:



北至
西到
南达
东至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东海
陇西
长城
南海
秦灭六国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咸阳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商鞅变法,秦国称雄
(3)雄才大略,重用贤才
原因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社会的进步。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学历史,勤思考
问题:
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思想上:
军事上: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找一找,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材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3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2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权世袭
皇权至上
皇权专制
“皇帝制的特点”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专制。
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县制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政治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御史
大夫


皇帝


军事
监察
诸卿





中央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行 政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动 脑 筋:
课后活动一: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方式 建立郡县制
皇帝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项目 周朝 秦朝

皇 帝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纵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依贵族血缘关系世袭
朝廷依才能任免,不能世袭
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各级统治者的来源
统治地方的方式
统治地方方式不同的影响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古今对比:蓝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体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体重400斤。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经济
车同轨,书同文
作用:方便调动军队,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临洮
辽东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军事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灵渠,至今仍具运输和灌溉功能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达南海,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秦朝的疆域四至
秦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 内容 影响
政治 结束了割据混乱局面,
加强了统治
思想 文化 ①统一 . ②焚书坑儒 促进 交流发展
加强 控制,摧残了文化
经济 ①统一 . ②统一 . 促进 交流发展
交通 ①统一 ,修筑 . ②开凿 . 促进 交流发展
军事 北击 ,修筑 . 安定并开发边疆,加强民族团结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度量衡
文字
长城
道路
灵渠
文化
思想
经济
货币
车轨
匈奴
经济
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1. 了战乱分裂局面,
建立起第一个 国家。
2.促进了 、 、 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结束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政治 经济 文化
小结:文韬武略定统一
交通:
文化:
经济:
经济: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政治:
军事: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统一货币(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制度
南开灵渠,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始皇巩固统治措施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的局面行程开始于(  )
A.秦、汉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D.儒家思想一统天下
A
A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材料中的“新皇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践此万岁”的字样。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刑法残酷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