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精品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核心素养)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步精品课件+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中物理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部编版 历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紧扣新课标助力新素养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日耳曼人占领
帝国政权保存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你知道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吗?拜占庭帝国又是怎么覆灭的呢?
导入新课
2022年课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千年帝国兴与亡,民法大全成绝唱
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理解认识知道拜占庭帝国建立、繁荣及灭亡的史实,分析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立足家国情怀吸取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启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客观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并正确评价。(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知道拜占庭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东西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灭亡
565





14世纪初
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
中间为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但他靠军功受到重用。518年,查士丁被拥立为拜占廷皇帝,为查士丁一世。因查士丁膝下无子,他便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518年之后,查士丁尼更是以养子的身份协助查士丁制订国内外的重要政策。由于政绩优异,他获得了“恺撒”和“奥古斯都”的封号。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教材,梳理拜占庭帝国发展脉络
时空观念
1.建立时间:
2.都城:
395年
君士坦丁堡
请你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指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范围!
3.版图范围: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一、拜占庭帝国由来
时空观念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农业
商业
社会比较稳定
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
版图范围
地理位置优越
④经济活跃,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贸易港口。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查士丁尼对外扩张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时空观念
视频播放: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483年-565年)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权位,成为东罗马皇帝 。他雄心勃勃,力图重振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对内加强贵族统治,对外积极扩张,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国力空前强盛,本人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他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
查士丁尼——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的文治武功
1.对外扩张——拜占庭帝国领土最大时期
2.颁布法典——后世影响最大的历史贡献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为何如此重视法律的编纂?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目的: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权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之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
——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
重视法律的社会传统
法典的编纂原因
查士丁尼像
查士丁尼法典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
目的:
法典:
529年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文治:颁布法典——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文献
史料实证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不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罗马民法大全》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地位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史料实证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成:
《民法大全》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3世纪初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阶段性与联系性的统一
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
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人类社会法制建设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1、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2、法治建设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3、我们应坚持依法治国
比较图一和图二,你发现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一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图二14世纪时的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急剧缩小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时空观念
7世纪起
9世纪以后
11世纪-13世纪
1453年,
(阅读课本第二子母,小组合作梳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①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③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微。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②国际因素: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阿拉伯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对内:确立了一种军事封建制度。
对外: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
①国内因素:
外族的不断入侵
十字军的东征
b.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
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对应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军队迅速动员,抵挡入侵;
2、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
3、形成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历史解释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拜 占 庭 帝 国
奥 斯 曼 帝 国






6世纪中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奥斯曼帝国疆域
1453年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由拜占庭帝国灭亡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家国情怀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穹顶
希腊石柱
基督镶嵌画
伊斯兰
洋葱头式屋顶
观察图片,想一想拜占庭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兼收并蓄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塞尔维亚字母
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对基督教、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对东欧文化影响巨大。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材料三:
西里尔字母
俄文字母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文化
材料研读
西里尔字母为东欧民族字母的起源;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君士坦丁堡
史料实证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百度百科》
  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要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习近平
拜占庭帝国衰亡对我们中国的启示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尊重包容
家国情怀
拜占庭文化—影响
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
分裂
延续原因
衰亡
对外扩张
编纂法典
过程
原因
启示
目的
名称—《罗马民法大全》
巩固措施
继位者
包括
评价
局限性
积极影响
板书设计
1.(2022年贵州铜仁)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汉漠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2022年江西)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A. 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B. 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C. 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D. 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A
D
评价反馈
3.(2022年河南)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4. (2021年山东东营)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C
B
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