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2022-2023八上道法精品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2022-2023八上道法精品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八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激趣导入
核心素养目标
课堂小结
新知探究
笔记分条整理
22年真题演练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激趣导入
1、视频里游客做了什么?
2、他们这样做产生了什么后果?
3、造成这样的后果,你认为是谁的过错?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合作探究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1、政治认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2、道德修养: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3、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
4、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5、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自学遵守、维护及改进规则
教学难点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目 录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01
自觉遵守规则
02
课堂小结
22年真题演练
04
05
维护与改进规则
03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新知探究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打手机是我的自由!
“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呀!
孩子睡觉了,请您小声点儿。
知识理解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合作


男士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有打电话的自由,但他在行使自由时高声喧哗,侵犯了他人安静休息的权利,缺乏公德意识、规则意识。
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知识理解
时政热点
你如何看待这些网络造谣的行为?
这些造谣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缺乏公德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识理解
1、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为什么说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 ,而是 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笔记整理

自觉遵守规则
新知探究
视频告诉我们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还是靠自己?
大家都在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这时可以闯。
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视频告诉我们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还是靠自己?
比一比
天已经很晚了,牛牛骑自行车回家,路口的红灯亮了,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刘晶仍然停下,等绿灯亮起才走
虎子上学路上遇到了红灯,为了赶时间他飞驰着冲过了停车线,被交通协管员拦住,只得停了下来。
知识理解
自主


通过比较,你有什么感悟?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笔记整理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他律即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1.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他律?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笔记整理

维护与改进规则
新知探究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乱扔垃圾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插 队
抢座位
随地吐痰
乱刻乱画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1)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聊天或接听电话;随意乱放共享单车。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可以采用媒体曝光的方式;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部门可以发出倡议,开展文明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公民文明意识;
探究与分享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想一想: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
笔记整理
网络的普及推广
网络安全法来保障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全面二孩
单独二孩
只生一个
全面三孩
请问: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
调整购票身高
调整行为年龄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请问: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
《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已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4、如何改进社会规则?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笔记整理

课堂小结
遵守规则
自由和规则
不可分
维护和改进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课堂小结

22年真题演练
1.(2022年湘潭)疫情期间,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江某,按要求必须第一时间主动报备,并配合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但江某一想到隔离会让自己的生活不那么自由,就有点犹豫了。下列观点能让江某不再犹豫的是(  )
①建立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②法律赋予公民人身自由权,报不报备是公民自由③如不及时报备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危害公共安全
④公民不能只享受自由的权利而不履行防疫的义务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分析题干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江某,第一时间报备并配合防控措施是公民的义务,如不及时报备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危害公共安全,公民不能只享受自由的权利而不履行防疫的义务,③④说法正确;建立规则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个人不超越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故①说法错误;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江某,如不及时报备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江某必须报备,②说法错误。故选:D。
2.(2022年怀化)《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答案】C版权所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社会秩序通过道德、法律等力量维持;B说法错误,只有构成违法,才受法律制裁;D说法错误,提高公民个人修养才能维护秩序。故选:C。
序号 行为 评议
① 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 要说服教育,不必进行法律处罚
②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③ 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 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④ 小程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 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
3.(2022年江苏扬州)针对下列行为,“评议”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规则、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①: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故排除①;②:未成年人年龄小,需要受到特殊保护。选项中,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故②正确;③;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这是能够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故③正确;④:小程同学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能“以暴制暴”,故排除④;故本题选C。
4.(2022年四川自贡)“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规则和自由的认识。①:积极改进规则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①;②③:题文中的观点表明自由是法律范围之内的自由,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故②③说法正确;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2022年四川遂宁)近年来,“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的一种常态。普通公众如何参与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进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这说明
①全体中学生必须积极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
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③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相关知识。②: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订,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②正确;④: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这说明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④正确;①:参与立法不是中学生的义务,①错误;③: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错误;故本题选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