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篮球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篮球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 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技术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为运球跨步急停跳投,运球急停跳投是篮球运动中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深受学生喜爱。运球急停跳投分为跨步急停跳投和跳步急停跳投,本课是篮球模块技术运球急停跳投教学中的第一次课,安排学习跨步急停跳投技术,是对运球急停急起与投篮等已学内容的综合,所以把重点定位在急停与跳投的衔接上。
三、重难点:
重点:急停与跳投的衔接
难点:急停到跳投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共男生24人,该年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篮球基本技术,并有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技术学习的欲望十分强烈。因此,对这有一定难度的投篮技术,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今后的篮球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到体育课中。
2、技能目标:有80%以上同学能基本掌握急停与跳投的衔接动作,30%以上同学能在有防守的条件下做到动作连贯、协调。
3、情感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结合作及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特色:
1、在教学手段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球性内容安排“急停练习”,为主教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主教材急停与跳起的衔接练习中,设计了从持球到运球一次到运球多次的练习;在运球跨步急停跳投练习中,设计了不同方向与距离的练习。
2、采用分层教学法,在主教材的最后一个练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选择练习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3、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跃课堂气氛,在副教材的安排中,通过投篮接力赛,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
篮球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教案
授课 班级 高二年级 学生人数 24人 课次 第1次课
教学 内容 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拓展练习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到体育课中。 2.技能目标:有80%以上同学能基本掌握急停与跳投的衔接动作,30%以上同学能在有防守的条件下做到动作连贯、协调。 3.情感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结合作及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 急停与跳投的衔接 难点 急停到跳投的身体协调能力
课的 结构 教学与练习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次数 时间
开 始 部 分 2 分 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见图1)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提出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学生。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 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做到“快、静、齐”。 1.教师整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 3.安排见习。 组织:四列横队: 图1 1.集合整队。 2.明确本课任务和要求。 3.申请见习。
准 备 部 分 8 分 钟 一、慢跑热身 1.行进间运球绕篮球场跑。 (见图2) 二、慢跑中做“反应练习” (见图2) 方法:老师喊数,同学们做动作,“1”做运球急停、 “2”做投篮准备姿势、 “3”做跳起举球。 三、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2圈 3-4 8 1 3 1 目的:加强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要求:控制好前后距离,练习认真,注意力集中。 1.教师讲明练习内容、要求。 2.示范领做。 3.学生练习。 组织: 图2 1.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2.控制好球,注意前后距离。
基 本 部 分 32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2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2 分 钟 一、运球跨步急停跳投 练习方法: 1.急停与起跳的衔接练习 (见图3) ①持球跨步急停 ②运1次球跨步急停 ③运1次球跨步急停跳起举球 ④运1次球跨步急停跳投((球向上方投出) ⑤运球跨步急停跳投(球向上方投出) 2.运球跨步急停跳投 ①运1次球跨步急停跳投 (见图4) ②运2-3次球跨步急停跳投 3.分层练习 (见图5) 分层方法及练习手段: A层:动作不连贯且投篮动作较弱。 练习手段:急停与起跳的衔接练习。 B层:动作较连贯但投篮能力一般。 练习手段:运球至障碍柱跨 步急停投篮。 C层:动作连贯并有一定的投篮能力。 练习手段:一对一攻防练习(消极到积极)。 二、拓展练习: 投篮接力比赛 方法:规定时间,进球个数多,名次列前。 要求:投篮方式只能用跨步急停跳投。 4-6 4-6 4-6 4-6 4-6 3-5 3-5 6-8 2-3 30″ 30″ 30″ 30″ 30″ 2′ 2′ 4′ 5′ 目的:提高急停与起跳的动作连贯性及身体的稳定性。 目的:提高整个动作的连贯性及投篮能力。 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要求: 1.认真听讲。 2.积极练习。 3.正确自评,积极到更高的层次练习。 4.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目的: 促进技术的掌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竞争意识。 要求: 相互鼓励,加油。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项练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3.巡回观察并进行指导,及时纠错。 4.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5.发挥骨干力量,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6.请学生做示范,并点评。 组织: 图3 组织: 图4 组织: (
A
) (
C
) (
B
) 图5 1.教师示范并讲解方法与要求。 2.组织学生比赛。 组织:分四组练习 图6 1.学生按老师的组织进行相关的练习。 2.在练习中,相互帮助和评价自己的同伴,并指导。 3.学生观看示范,思考问题,回答老师的问题。 4.勇于展示自我并相互点评。 1.认真听讲。 2.分组练习。 3.相互合作、鼓励。 4、进行比赛。
结 束 部 分 3 分 钟 1.放松练习。 2.点评与小结。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2 1′ 目的:身心得到放松。 要求:动作舒展、放松,调整呼吸。 、 1.教师哨音集队。 2.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3.指导学生回收器材。 1.积极进行放松。 2.学生认真听讲。 3.回收器材。 4.同老师再见。
场地器材 篮球场1个,篮球25个,障碍物8个 练习密度预计 45%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