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一、认定目标二、预习检测1、结合课本P63回答下列各题(1)降水形成的条: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降水类型(结合课本上的概念,具体分析各种降水类型的发生原因及分布地区)降水类型 形成原因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2、降水量的测定(课本P64活动“降水量的测量”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推算 ①怎样计算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②怎样计算某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三、共同探究结合课本P64“世界降水的分布”1、读“雨极话雨”了解世界的“雨极”被称为雨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降水极不均匀,有的地区甚至多年滴雨不下,如:撒哈拉沙漠2、结合课本P65“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了解各地降水的地区分布(1)根据以前学过的“等高线”“等温线”思考什么是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赤道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结合降水形成的条件分析原因。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简单说明原因。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哪里?(提示:观察南北回归线附近)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家乡的降水类型是哪种?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多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四、归纳整理五、拓展练习:读右图回答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降水量多在_____mm以上,南极附近各地的降水量,大多在 ________mm以下。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所降水量有什么差异_____________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所降水量有什么差别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二 预习检测1(1)a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b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2)降水类型 分 布 地 区对流雨 赤道附近地区地形雨 山地迎风坡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2 略三 共同探究1 乞拉朋齐 卡维金尼山2 (1)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3)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4)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5)锋面雨 600mm左右 7 8 月五 拓展练习1 2000 200 逐渐减少 2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距海远近的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