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湘教版(2019) 选择性 必修一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
2. 理解陆地的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3. 理解河流补给类型。
【重点关注】
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
陆地的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河流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知识清单】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 . 地球上的陆地水:指分布在 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2 . 陆地水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 水和 水
(1)地表水:河水、 、沼泽水、 、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指埋藏于 以下的水。
3 .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 、 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①各类陆地水体在不断地运动 和相互转化;
②各类陆地水体之间具有 相互补给的关系;
③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 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 . 河流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补给等。
雨水补给:
1 . 雨水补给:是 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
的季节变化。
2 . 雨水补给特点: 性和 性
3 .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区的河流
4 . 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与流域 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是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 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 . 特点: 性和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
3 . 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流域的 、地形状态。
4 . 我国分布地区:我国 地区
(三)冰川融水补给:
1 . 冰川融水补给:是指 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随着气温升高,部分冰川熔化为液态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特别是河流。
2 . 作用 :调节河流径流的丰枯。我国西北地区, 月中旬以后,冰川消融素常与雨水叠加,造成 。
3 . 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气温汛期在 季, 季断流
4 . 我国常见地区: 高原和 地区
(四)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1 . 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 ”。
2 . 分布: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3 . 湖泊与河水互补:
当河流水位 湖泊水位,则河流补给湖泊。
当湖泊水位 河流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
4 . 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 ,补给河流的过程很 。
(五)地下水补给:
1 . 含义 : 是河流较为 和 的补给来源。
2 . 补给关系影响因素 : 取决于 水水位与 水位的高低。
3 . 分类: 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河流补给类型及特征
河流补给水源 径流变化规律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典型地区 补给特点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气温 东北地区 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缓和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 气温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河流源头,补给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湖泊蓄水量 普遍 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 地下水水位高低 普遍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课上检测】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年逐日流量统计示意图,该河流可能地处(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江南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
C.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大 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
4.由统计资料可知( )
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6.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2—6 月 B.5—9 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水文地质剖面图是反映某一地段在一定垂直深度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它主要反映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垂向变化等。下图是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水文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的黄龙,以其奇幻美丽的钙化池闻名于世,如“迎宾池”“争艳池”和“五彩池”,钙化池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雨水和地下水去 B.雨水和河流水
C.冰雪融水和河流水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8.黄龙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水文地质景观。有研究表明黄龙景区钙化池目前正处在衰变退化阶段,导致其衰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加剧 B.景区开发超载
C.地下水位上升 D.泉水溢出量减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甲中能反映图乙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最可能发生在( )
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D.黄河下游
【知识清单答案】
1 . 陆地 2 . 地表、地下
(1)湖泊水、 冰川 (2)地表 3 . 运动、转化 ① 更新 ② 水源 ③ 陆地
二、 1 . 雨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地下水
(一)1 . 河流 、降水2 . 不连续、集中、3 . 东部季风 4 . 降雨量
(二)1 . 春季 2 . 连续 3 . 厚度、地形 4 . 东北
1 . 永久性冰川 2 . 6 、洪涝灾害 3 . 夏 、冬 4 . 青藏、西北、
1 . 削峰补枯 2 . 河流 3 . 高于 、高于 4 . 少、平缓
(五)1 . 稳定、均匀 2 . 地下、河流3 . 深层、浅层
【课上检测答案】
1.C 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7、8两月,所以河流年径流量小,在7、8月份最高。甲图径流量大,分布时间长,A错。乙有两个汛期,7月份径流少,可能是伏旱现象,位于长江流域区,B错。丙图径流量集中在7、8月份,5月份有春旱现象,河流径流量下降,C对。丁图有两个汛期,位于东北地区,D错。
2. D 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汛期在夏季6—9月,汛期较长,冬春季节为枯水期,水量小。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冬季有断流现象。东北河流有4、5月春汛现象,夏汛在7、8月间。青藏地区河流有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4、5月份不会形成枯水期。故D正确。
3.A 补给①最大量在4、5月份,春季补给量大,是积雪融水补给,A正确;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在夏季,是雨水补给,受降水影响大,B错误;③补给量较稳定,是地下水补给;从补给量上看,地下水补给不是主要方式,C、D错误。故选A。
4.B 在我国河流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的地区是东北地区,A错误;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B正确;该河流第一次汛期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量大,第二次汛期是因为夏季降水多,C错误;曲线a反映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应该是建坝后测得径流量年变化,D错误。故选B。
5.C本题考查水库的补给水源.图示水库水位低于湖泊丰水期水位.高于枯水期水位,材料提示水库是筑起土墙形成的,则水库利用丰水期的高水位储水,在枯水期灌溉水稻田,故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故选C。
6.D 本题考查柬埔寨的降水时间。当该地降水少的时候,农田就需要水库发挥灌溉作用.柬埔寨属于北半球的东南亚国家,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故选D。
7.A 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水文地质剖面图显示,山声地下贮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沿着断裂带上升溢出地表形成泉水,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沿沟直下, 逐级注入“五彩池”“争艳池”和“迎宾池”。
8.D 由上题分析可知, 钙化池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地下水。黄龙的兴表取决于地下水的溢出状态,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景区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钙化池景观呈衰退之势。
9.A 考查陆地水的补给关系。读图知,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都是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故图①符合。故A正确,BCD错。
10.D 考查地上河。一般河流是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河水。从上题分析可知,洪水期与枯水期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只有地上河才有可能。黄河的下游是地上河,故D对,ABC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