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章 光现象4.3 平面镜成像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科学思维:通过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体会虚像的形成原因。3.科学探究: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导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导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 ,又能通过玻璃看见它后面的 ,确定 的位置和大小;应在比较 的环境中进行,便于看清蜡烛的 。多次实验是为了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和物体的大小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它们的连线跟镜面 。3.梳妆美化环境,牙科检查牙齿,潜望镜,阳光下的影子,太阳灶塔式太阳能电站等不属平面镜成像的是 。课堂导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 ,又能通过玻璃看见它后面的 ,确定 的位置和大小;应在比较 的环境中进行,便于看清蜡烛的 。多次实验是为了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它们的连线跟镜面 。也就是说,平面镜所称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二、平面镜成虚像3. 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 ,引起视觉。由于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S'处发出的。反向延长线交点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 。所以把S'叫做 像。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三、平面镜的应用5.梳妆美化环境,牙科检查牙齿,潜望镜,阳光下的影子,太阳灶塔式太阳能电站等不属平面镜成像的是 。6.一个身高为1.6m的小明距平面镜2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 m。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观察镜后的蜡烛B.实验应在明亮的环境下进行C.用同样的两支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D.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寻找规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火柴杆放在点燃的蜡烛的像的火苗处可以点燃火柴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D.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3. 关于平面镜成像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D.树在水中的倒影不属于平面镜成像4.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眼睛能发光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直线传播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5. 如图所示,不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B.桥水中的倒影C.牙医镜D.穿衣镜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成像,蜡烛,像,暗,像,寻找规律。2.虚,相等、相等、垂直。3. 阳光下的影子。课堂导学1.成像,蜡烛,像,暗,像,寻找规律。2.相等、相等、垂直,对称。3.眼睛,反射,像,虚。4.虚。5. 阳光下的影子。6. 1.6 ,4 。课堂练习:1.B;2.B;3.D;4.D;5.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