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温故知新: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优点: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物质的。
缺点:没有科学依据,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泰勒斯 ——“水”是万物“始基”
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永恒的活火
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
议题一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议题二
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议题三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总议题
山川
湖海
花草
树木
磁场
声波
细菌
病毒
马牛
羊猪
无生命物质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无机物
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
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生命物质
有机物
物质
物体的具体形态(个性)
共性
一、物质是什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注意: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性(与唯心主义相区别)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相区别)
3.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易错点拨1: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比较 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
区别 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除共性外还有其他个性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可以改造,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具体表现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抽象概括为物质
易错点拨2: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不能说意识是客观实在的。
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二、世界的物质性
议题一 自然界的本质是什么?
课堂探究:
问题1:自然界怎么产生?
上帝创世说
盘古开天辟地
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46亿年前就产生了,但是长期
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
距今300万年前,地球才出现了人类。
问题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否由人的意识主宰?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现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议题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3:是什么促使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
使人结成社会关系,形成社会联系
猿脑变成人脑,形成语言和意识
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人类社会产生来看)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
人口因素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
地理环境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者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从人类社会的存在来看)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议题三 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出现的四个阶段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从起源来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交往促进人脑的形成
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丰富了意识内容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人脑不仅在质上而且在量上都与其他高等动物的大脑有明显区别。现代科学证实,人脑约有1 000亿个神经细胞,仅大脑皮层就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现代人脑的重量约为1 500 克,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1/50;黑猩猩的脑重量不足400克,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1/150;大猩猩的脑重量约540克,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1/500。
材料二: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2016年3月9--15日,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与世界围棋冠军的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机器人索菲亚(Sophia)不仅可以模仿人的一举一动和面部表情,甚至拥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
探究问题:
1.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是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2.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地意识吗
(二)从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 动物大脑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占体重1/150
大猩猩500克占体重1/500
大象6000克,占体重1/1000
构造 大脑皮层有2600平方厘米,140亿个神经细胞
表面光滑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的1/14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问题4:是否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狼孩
(三)从内容上来看:
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应,不论怎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和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探究分享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探究问题:为什么“说大话”、“描鬼画神”都不是凭空创造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意识的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三、意识是什么?
(一)从起源来看:意识的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从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三)从内容来看:意识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课堂小结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观: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切有神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世界观: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练一练:
1.下列属于哲学上物质范畴的是( )
①日月星辰 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③学习计划
④电、磁场 ⑤动植物、细菌、新冠病毒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解析: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
练一练:
2.我国自启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以来,历时三年多投入了五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绘制出我国第一份全覆盖、高精度的地理国情图。普查不仅要进行山川河流、住宅道路的基础测绘,还要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联系起来,将其做成动态地图。普查的这些要素( )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全部要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材料分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