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道法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上道法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 填空题。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5.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6.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7.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8.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9.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0.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有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
(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11.法律的作用
(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12.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13. 宪法的重要作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4.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15.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或原因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16.一些国家的宪法日:美国(9月17日);丹麦(6月5日);俄罗斯(12月12日)。
17.我国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18.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9.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20.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1.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2.树立宪法权威的原因
一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一个班级有班级的班规。同样道理,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23.树立宪法权威的措施
(1)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
二、我会判。
1.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2.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3.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限制着我们的自由。(×)
4.违反纪律和违反法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解析:违反纪律,会受到相关组织的处罚;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5.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6.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都是社会规则。 (√)
7.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
8.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老人节,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的。(√)
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2.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13.我国现行宪法是1949年12月4日颁布的。(×)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14.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1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16.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只需遵守宪法就可以了。(×)
17.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但在特殊情况下,有些法律和宪法有略微出入也没有关系。 (×)
18.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19.宪法离我们的生活较远,维护宪法权威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三、选一选。
1.赵明的舅舅与工厂签订就业合同,签订合同所依据的法律属于( C )。
A. 刑法 B. 行政法 C.民法
2.下列关于法律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B.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C.法律如同武器,帮助我们攻击他人
解析: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而不是攻击他人。
3.下面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道德与法律同时规范我们的行为
B. 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C.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范
D. 只有法律能够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可有可无
4.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根据(C)法律维权。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5.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的法律是( D
A.劳动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6.(C)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A. 刑法 B.婚姻法
C. 民法 D.劳动法
7.下列不属于刑法范围的是( D)
A.惩罚犯罪、保护人权
B.保卫国家安全
C.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D. 让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B.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
c.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就去摘他们家的
D.如果爸爸就职的单位拖欠工资,爸爸就去请求法律援助
9.以下不属于法律的作用的是(D)
A.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B.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C.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D. 帮我管人
10. 我国国家宪法日是( B)
A. 12月10日 B.12月4日 C. 12月12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 B)年布的。
A.1982 B. 1954 C. 2014 D.2001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设立宪法日的意义的是(D)。
A.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
B.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
C.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D. 可以多放一天假
13.下列关于宪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C
A.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
B.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学习宪法
C. 宪法只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解析: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圆旗、国歌、国徽、首都等。
14.(B)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A. 刑法 B. 法 C. 民法 D.行政诉讼法
15.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了(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6.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C)。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具体化
B. 规定了公务员的方方面面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更严格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不可能规定公务员的方方面面。
19.“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宪法规定充分说明(D)
A.宪法与国家培养人才息息相关
B.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C.宪法与全体公民生活关系不大
D. 宪法就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解析:题干中这句话表明宪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20.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
A. 宪法 B. 刑法 C.民法 D.物权法
四.你问我答。
1. 假期与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平安
答: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管子》中有一句话:“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谈谈你的理解。
答:这句话的大意是: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矩绳墨。
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
答:我们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
4.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答:当然不一样。违反法律后会受到法律制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违反学校纪律后只是受到学校的处罚,如写检讨、记过等。因此违反法律比违反学校纪律,后果更严重。
5.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答: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7.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没有法律,社会交往会变成什么样
答: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因为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8.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
(1)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就去摘他们家的。
(2)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3)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
答:不认同,我们不能以暴制暴或自认倒霉,应该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爸爸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有关机构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9.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故事:自己父母或亲戚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依法维权。
启示:法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材料:2019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二个“宪法宣传周”,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宪法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第 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1)【主动参与】我校准备出一期有关宪法的宣传栏。请你围绕主题,至少写出两条合适的标语。
A.树立宪法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B.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2)【观点辨析】有的同学认为,宪法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某些法律的权威大。对此,请你发表一下你的观点。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1.你对国家宪法日有什么印象,快和同学一起说说吧。
答: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学校开展宪法知识大赛、宪法主题宣传等活动。
12.通过对国家宪法日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宪法的内容
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通过。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了。
13.从宪法的内容中,我们还会有哪些发现 看看下面的同学是怎么讨论的,你也可以和同学交流。
答: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从我们的出生、上学、成人到工作、结婚生子、退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宪法。
14.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答:刑法、物权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说明了制定该法律的目的和依据。共同点是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这就说明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5.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
答:我认为这些同学的话有道理。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应该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宣传宪法精神。
16.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你知道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自诞生之日起有哪些发展吗
答: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宪法宣誓制度于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
17. 下面是六年级学生小强与小芳关于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的对话。
小强:小芳,你怎么证明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小芳:我会说中国话,我的皮肤是中国人的黄皮肤呀。
根据小强和小芳对话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 你的答案
你赞成小芳的观点吗 不赞成
小芳可以用什么方式取得中 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小芳怎么证明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呢 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