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6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6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长48万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转折性变化,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长48万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的阶段。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呢?
6.1正视发展挑战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环节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截止2022年08月09日,全球 238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898,236,143人,其中中国以1 ,447,301 ,400人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403,018,576人位居地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西、勐加拉国、俄罗斯、等等
2022年世界人口排名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比2010年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为0.53%
老人超2.64亿,2020年总和生育率1.3
男女性别比105.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
“城里人”增了2亿多: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
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说一说我国人口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及新的特点
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新的特点。
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2013年,实施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980年,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政策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
2021年5月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党和国家始终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调控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是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的?






探究与思考:
从上述字的演变中谈谈你对人口与资源环境有怎样的认识?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严重的社
会问题
带来了
加重了
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环节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形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
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资源种类 数 量
国 土 居世界第三位
水 居世界第一位
太阳能 居世界第二位
煤 炭 居世界第三位
矿产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锌、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资 源 中国 美国 世界平均 与世界比较
国 土(公顷/人) 0.9 3.87 2.75 约1/3
耕 地(亩/人) 1.41 10.9 3.75 约2/5
森林面积(亩/人) 1.8 17.8 14. 3 约1/9
林木储积量(米3/人) 9.6 83.4 62.8 约2/13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99 0.65 约1/3
水资源(米3/人) 2300 18000 10000 约1/4
我国资源形势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思考:从图中看我国资源状况有什么特点
——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上述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中国矿产开采的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平均回收率32%(对15个大型煤矿的调查)
铜矿平均回收率50%(对27个铜矿的调查)
锡矿平均回收率28%(对15个锡矿的调查)
我国资源现状、原因及影响
原因:我国资料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严峻资源形势带来的影响:
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当前我国十大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今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有人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说明我国已不存在任何环境问题?你认同这个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我国的环境形势
视频:环境危机
试举例说明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
我国环境现状、原因及危害:
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现状:①虽整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
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坚持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
发展
问题
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①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①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②积极关注并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
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⑤过低碳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向有关部门为环保建言献策;
⑥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
⑦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拓展延伸:
正视发展挑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我国的人口现状?
人口的基本特点、新特点?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我国的资源现状
我国的环境现状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板书设计:
1.今日漫步榕(福州)城,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随着内河治理的推进,已有数百个串珠公园建成开放;伴着老旧小区整治与城市立面改造的推进,更多的公共空间得到梳理、拓展。福州市容的变化归功于( )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落实
③尊重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④杜绝市民的不良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3.下面漫画《“愚公移山”新传》的寓意是( )
A.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B.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C.我国应实行可持续发展,禁止开发利用资源
D.我国环境质量虽进一步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B
3、在中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因为( )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资源消耗量大
②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人民幸福
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④粮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4、你是否还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2022年4月,记者走访了达州市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发现,这些消费场所常常摆放一台可降解购物袋领取机,市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就可免费领取可降解购物袋。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 )
①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②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
③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④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