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

资源简介

(共70张PPT)
1.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3.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课前3分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与核心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THE ESSENCE AND CORE OF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基本观点:(总特征)
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
联系
发展
矛盾
根本动力
根本内容
(构成、引起)
总议题: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议题一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议题二
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议题三
怎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01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4.同一性
斗争性
之间的联系: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 源泉和动力: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动性
光具有微粒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对立
统一
光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呈周期性的波
P36“阅读与思考”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问题1:什么是矛盾?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1、矛盾的含义(P36)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输与赢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与优点、健康与疾病……
社会生活中的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
准确理解:“事物内部”
“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
“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对立和统一(×)
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
订正:矛盾反映的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原理小结: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全面看问题,一分为二看问题。
运用点播:凡做题中遇到相反相成的词语可以联系矛盾的这一原理:机遇、挑战//利、弊//成就、问题//优点、缺点//冲突、合作……..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动性
光具有微粒性
对立
统一
光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呈周期性的波
斗争性
同一性
01
02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矛盾的同一性
含义
表现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例如: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对立的。
同化
异化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你离开我,我离开你;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
P37 相关链接:哲学上的“斗争”VS 日常生活中的“斗争”
一切差异和对立
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基本属性 同一性(统一) 斗争性(对立)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差异、不同)
注:哲学的斗争≠生活中的斗争
特点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2.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双方
× 矛盾双方的关系表现为同一和斗争,而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表现为同一性。
× 矛盾双方是对立和同一的,不能说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双方。
易混易错点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P37阅读与思考:
以下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斗争性
同一性
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同一性
斗争性
强调: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是斗寓同,不是同寓斗)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是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不是对立或统一(斗争性或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材料一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材料二 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材料三 猫和老鼠这对“老冤家”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探究与分享:材料分别说明矛盾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基本属性 同一性(统一) 斗争性(对立)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差异、不同)
注:哲学的斗争≠生活中的斗争
特点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寓同),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和联系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差别的同一
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同一性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一分为二是指用辩证全面眼光看问题,看到事物两面(不仅仅包括好坏、优缺、还可以看到长短、快慢、上下、多少)
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易混易错
1
2
3
4
原理归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3)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4)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方法论
自相矛盾是我们哲学中所讲的矛盾吗?
思维拓展:
辩证矛盾 VS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事物本身固有的
“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逻辑矛盾:首尾不已、相互打架
“每个同学都是西安人,又都不是西安人。”
特点:无处不在
特点:可以避免(应该排除)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02
1.矛盾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横向角度);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纵向角度)。【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B.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①含义: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②表现: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
人类社会中的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进步和落后……
人的思维中知道与不知道,真理与谬误……
(空间维度、横向角度)
(时间维度、纵向角度)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全面的看问题。
矛盾普遍性原理关键词:
出现问题、困难;尽管…但是…//既…又…;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注意:
1、事事有矛盾
指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矛盾
而不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制造矛盾越多越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事物内部)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2、矛盾具有普遍性,所以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3.※解决矛盾不等于消灭矛盾。
5,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尚未认识的,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思考:讳疾忌医启示我们生活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矛盾?
×
探究与分享
猜猜这三个人是谁?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e)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rán)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yǎn) 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探究问题: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特殊性
(1)地位: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3)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矛盾。家庭:家家矛盾各不同
人:年少时主要是学习与玩耍的矛盾,成年时是主要是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年老时主要是健康与疾病的矛盾。
人既有健康与疾病的矛盾,又有成就与问题的矛盾,两对矛盾各有不同。
教师与学生这对矛盾的双方不同——前者传授知识,后者吸收知识
(2)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特殊性原理关键词:
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突出优势、特色、特征//
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3)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灭火
(3)重要性: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梅》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对症下药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
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千篇一律;一刀切;一风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沸;入乡随俗……
探究与分享P39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国王不信,派卫士和宫女到御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莱布尼茨又说: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国王又派卫士和宫女去找,结果找来的树叶总是具有共同性。
探究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哲学道理
“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即个性)   
(指同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特点 即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关系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个性(矛盾特殊性):有各自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
共性(矛盾普遍性) :含果酸,糖类,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结:
(共性)
水果
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相互联结:
(共性)
水果
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样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中国人
黄种人

动物
生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小结
方法论要求:
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抓住典型 / 先试点再推广 / 示范/解剖麻雀/在…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 /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标志词
原理内容:
①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提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提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易错易混点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03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主要矛盾:含义原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法论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含义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总
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抓主流;②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总
1.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地位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b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思考
(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
(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
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
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
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
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
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多)
我军与长春的矛盾
我军与沈阳的矛盾
辽沈战役
我军与锦州的矛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我军与长春的矛盾
我军与沈阳的矛盾
我军与锦州的矛盾
辽沈战役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国共
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中美矛盾
中日
矛盾
中日矛盾
解放战争时期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中美矛盾
国共矛盾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
①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
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
(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药性
毒性
毒性
药性
治病救人的药
毒药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重视克服自己的缺点,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
①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抓主流;
②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主要
方面
主要
方面
主要
方面
名称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区别 存在前提 复杂事物中 同一矛盾中
数量 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个数≥2 对“一个矛盾”而言,矛盾的方面数是2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关键词 “重点”“中心”“抓关键”“突破口口”“首要”“核心”“第一要务”“重中之重” “主流”“优势”“大局”“性质”“本质”“整体上”“主体上”
俗语 成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是药三分毒;
联系 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分析形势;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党风主流是好的;
【判断】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好钢用在刀刃上;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主要矛盾
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①眉毛胡子一把抓
②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③十个指头按跳蚤
④一个好汉三个帮
⑤擒贼先擒王
⑥一个篱笆三个桩
⑦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
⑧牵牛要牵牛鼻子
⑨学会“谈钢琴”的工作方法
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
不分主次矛、抓不住重点、中心
颠倒主次矛
违背了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既要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和关键,又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要抓住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不能忽视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关键
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重点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
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总结
矛盾观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矛盾的基本属性,③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
⑤矛盾的特殊性
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⑦主次矛盾
⑧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关系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主次方面关系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特殊—普遍—特殊
2.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
3.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抓住重点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
抓重点,统筹兼顾
主流
支流
全面
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⑩矛盾分析方法
易混易错点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全面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6.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细化观点
1.矛盾的基本属性分析问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⑤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复杂事物、办事情)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
打蛇打七寸;牵牛鼻子;好刀用在刀刃上;擒贼先擒王;提纲挈领;釜底抽薪;
斩草除根;重点、中心、关键、根本、主题、主线、首要、咽喉、突破口
4.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每一矛盾、看问题)(分析、评价、判断事物的性质、现状、形势)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②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大体、总体上、基本面、主流、大局、方向、绝大多数、性质
1.下列选项与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漫画表明如果水流较小则水注入碗中不易溢出且能注满,如果急于注满而放大水流,则水会溢出反而不能注满,这体现了“过犹不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道理。
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D
2.右面漫画《困惑》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会有利和弊的两面性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相互转化
④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有人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 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A
A .只看到了鸟鸣和山幽的对立性,而忽视了统一性
4.“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这说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④矛盾双方在融合中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没有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5.2021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你好,李焕英》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反超同档期大热门《唐人街探案3》,成为春节档票房黑马,既“叫好”也“叫座”,既弘扬了真挚的情感,也保证了票房大卖。这也引起人们无限思索。你的理解是( )
①“叫好”与“叫座”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 ②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
④“叫座”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起着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①③:“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①③符合题意。②:“叫座”不一定“叫好”,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④: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B。
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材料反映了( )
①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②③:“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这反映了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要抓住核心技术这一关键部分,推动我国国内大循环整体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错误。④:材料强调主要矛盾,不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7.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但毋庸讳言,我国在社会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应对挑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的角度要求我们 ( )
①抓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②抓主要矛盾,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③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承认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