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民主不应该是可口可乐看视频,思考:什么是民主?应该由谁来定义民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过程。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2、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重点问题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5.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哪些?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 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怎样?自主学习导航: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一、民主的足音①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 ---《尚书》(最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政得其民 ---《孟子》治理国家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民主形式民主制度实现具体国情依据②民主价值的要求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③民主价值和实现: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民主选举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国王是摆设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决 定本国的具体国情① 民主思想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②民主价值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③民主价值的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怎样?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国之强弱,悉推源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维新派人物梁启超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这个任务由谁来继续完成呢?为什么会失败?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民主还是国产的好结合教材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民主形式的?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己任。从江西瑞金的“红色苏维埃”到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民主形式。⑤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未实现还权于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怎样?(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的心声。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⑤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1956年)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978年—至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五次修正,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结合所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新知探究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中国人民追求民主道路的历程证明了什么道理)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整体感知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②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二、新型的民主结合视频问答:如何认识我国新型的民主新知探究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民主。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新”在哪儿?新型的民主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p30②从目的上看: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①从本质特征上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什么特点?2022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2年提高民生保障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表达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高度重视人民的理念。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情暖意。特点 表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主体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内容广泛: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社会、国家)③从民主特点上看①选举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投票现场宜都市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松木坪镇观音桥村村民选举大会②协商民主民主协商场景协商民主议事工作会网络问政整体感知④从民主的真谛和形式上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即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特有”和“独特”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制度保障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整体感知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制度保障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⑤从制度保障上看:我国建立起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①从本质特征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③从民主特点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从民主形式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⑤从民主制度上: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有具体的制度给予保障。②从目的上: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是政治概念,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以国籍划定,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常见易错点:人民当家做主不是公民当家做主。易错点拨: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就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从中西方疫情防控差异看中国的“制度优势”一、党领导一切,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二、全国一盘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形成合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三、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四、医保买单、财政兜底,物资充足、保障有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优势;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敢于牺牲、礼赞英雄,志愿奉献、友爱互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优势;六、坚持群众路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人民防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优势;七、人民军队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力支撑,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独特优势;1.民主的内涵2.我国民主发展的历程3.民主需要法治体现和保障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二、新型的民主一、民主的足音1.从本质特征上看2.从特点上看3.从真谛、形式上看4.从制度保障上看(新型民主)课堂小结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民主价值——大多数人当家作主4.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5.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7.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8.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9.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0.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核心金句:1.(2022年山东威海)《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A课堂演练2.(2022年湖北武汉)2022年春节前夕,某社区居委会“小院议事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畅想未来关好生活。这表明A.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C.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D.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3.(2022年四川遂宁)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摘要: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些暖心话语和难忘瞬间,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感情。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人民当家作主 B.协商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 D.选举民主A4.(2022年齐齐哈尔)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决策全过程。努力做到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覆盖。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A.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B.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C.维护所有公民根本利益的民主D.公民直按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形式A5.(2022年湖南怀化)某村举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民们手持“选民证”,踊跃参与,认真填写选票,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随后村里还选出村民代表,成立了“阳光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村民的意见和监督。对此,你的理解是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民主选举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④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6.(2022年黑龙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7.(2022年山东泰安)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编纂第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9年l2月23日,“完整板”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审议后,印发全国人大代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同时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2020年4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修改后的民法典草案再次发送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请各地方以适当方式组织有关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听取意见,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l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l02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3)民法典的制定过程通过征求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意见,调动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坚持科学法、民主立法,畅通人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4)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民法典充分体现人民意愿,保障公民权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pptx media3~1.mp4 协商民主的“特有”和“独特”.mp4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mp4 民主还是国产的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