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的性质(19张+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的性质(19张+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掬沧海宝藏,护资源安全
《海水的性质》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示意图,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综合思维: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盐度的因素;
人地协调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题 考点 题型 分值
2022年山东卷13 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选择题 3
2022年山东卷16(2)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渔业资源丰富原因 综合题 10
2022年广东卷19(海洋地理) 洋流对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综合题 10
2021广东卷19(海洋地理) 海水成分 综合题 10
2021广东卷17(3) 海冰 综合题 12
2011-2013、2015-2020江苏卷30A 选做题 海水温度、盐度、透明度、海冰 综合题 不等
2021年福建卷 影响海水温度因素 综合题 10
2021浙江卷27(3) 海水温度影响因素、海雾 综合题 6
2015全国卷I 7-9 海冰 选择题 12




1.说出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2.说出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3.分析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赤道海域不是最高的原因;
基础回扣:精读必修一教材50--53页,自主复习。
1.说出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2.说出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3.分析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赤道海域不是最高的原因;
探究一:渤海之滨,冰情不同
冰调小队:海冰沿岸行
冬日里的辽宁营口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有多条河流注入,每年冬天会出现大面积的冰封。冰调小队某年冬天先到达黄海北部沿岸,此时这里沿岸海冰仍比较少,只能看到少量薄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海冰会继续增长。随后调查小队穿越辽东半岛到达辽东湾,发现相较此前所到沿岸,这里海冰明显更多也更厚。 图1为渤海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
1.说出渤海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
冰调小队:海冰沿岸行
特点: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岸地区;
辽东湾分布面积最大。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有多条河流注入,每年冬天会出现大面积的冰封。冰调小队某年冬天先到达黄海北部沿岸,此时这里沿岸海冰仍比较少,只能看到少量薄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海冰会继续增长。随后调查小队穿越辽东半岛到达辽东湾,发现相较此前所到沿岸,这里海冰明显更多也更厚。 图为渤海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
2.分析辽东湾冰情最重的原因。
冰调小队:海冰沿岸行
①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大,温度低;
②河流注入,盐度低,易结冰;
③海域比较封闭,与其他海域热交换比较少;
④水深较浅(热容量小),降温快。
冰调报告——总结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一般规律)
水温
纬度: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距陆远近:距陆地越近,受陆地温度变化影响越大;
洋流: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上升流)经过水温低;
大气运动:冷空气经过,“海—气”热力交换,水温降低;
盐度:盐度低,易结冰;
水域深浅:水域较浅,热容量小,易结冰;
海域封闭度:海域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易结冰。
水深:表层水温高,深层水温低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C,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技术装备限制,我国冷水海产品产量低,需大量进口。2021年6月,在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的黄海深处,“深蓝1号”(图右)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冷水鱼取得成功。,图左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
1.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
B.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
D.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
感受模考
A
表层水:受太阳辐射和陆地径流影响变性剧烈
即夏季:表层高温、低盐
沿岸流,为寒流
感受模考
2.地处黄海之滨的日照市,海产品因冷水团的存在而格外鲜美,原因是( )
A.冷水团水质好,无污染
B.冷、暖水团相遇,形成水障
C.冷水团透光好,藻类繁盛
D.冷水团水温低,水产生长慢
D
“深蓝1号” —— 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依据水温控制渔场升降,使鱼群生活在适宜的温度层。它填补了我国“深海养鱼”的空白领域,未来可实现不用进口就能吃上自家产的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这将降低我国进口资源的运输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探究二:苦涩之水,蕴藏资源
“盐”学小组:走进万亩盐田
材料一:“盐”学小组通过查询得知不同海域盐度不同,在中国近海中,渤海盐度较低,其年平均值仅30.0‰,近岸区只有26.0‰左右。下图为渤海表层盐度分布图
冬季
夏季
1.分析渤海盐度较低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②多条径流淡水注入稀释;
③海域较封闭,与外部高盐度海水交换少。
“盐”识储备
材料一:“盐”学小组通过查询得知不同海域盐度不同,在中国近海中,渤海盐度较低,其年平均值仅30.0‰,近岸区只有26.0‰左右。下图为渤海表层盐度分布图
冬季
夏季
2.比较辽东湾冬、夏季盐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①冬季海水结冰,盐分析出,盐度升高;
②冬季沿岸径流注入减少,盐度升高。
“盐”识储备
“盐”识储备——影响海水盐度的常见因素
降水量和蒸发量
结冰和融冰
洋流
入海径流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
结冰,析出盐分,盐度升高;
暖流经过盐度较高;寒流经过盐度较低;
河口盐度低;
海域封闭度
保持较低盐度或较高盐度。
温度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曼昂岛位于孟加拉湾东北部,近岸地形起伏较大,大陆架较窄,海底地形坡度较其南北部更加陡峭。下图示意春季(3-5月)时曼昂岛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空间分布状况。
(广东·高考真题)
分析造成春季曼昂岛附近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6分)。
春季时受到离岸的东北季风影响,沿岸地区出现上升补偿流;
曼昂岛近岸海底地形坡度较陡,上升流强度较周边大;
所以海水温度较周边低,盐度较周边高。
相对低温
相对高盐
低温、高盐通常考虑由上升补偿流将深层冷海水和盐类物质带到表层导致产生。
直面高考
材料二: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沿岸,这里海滩宽广,泥沙布底。当地产出的海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海盐大多采用天然海水为原料,过去生产方式为锅煎成盐,现在主要采用日晒方式,“盐”学小组还了解到盐场生产期被分割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季,分别称为“春晒”和“秋晒”。下图为长芦盐场分布示意图。
实地探访
3.分析长芦盐场晒盐被分割成“春晒”和“秋晒”的原因。
①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夏季降水多,云量大,盐产量低;
③春秋两季气温较高,降水少,晴天多,且多大风天气,
蒸发量大,更适合晒盐。
海水养殖
海水淡化
远洋捕捞
海洋温差、盐差发电
一水多用,守护安全!
“耕海”万顷,更要“养海”万年!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