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粽叶飘香话端午》选题分析(从“上情”“地情”“学情”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确,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本单元通过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格修养。让广大少先队员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基因。队员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队员深入地去认识端午节,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队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培养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队员主体参与意识,培养队员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4.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的精神。活动过程:活动序曲1.师生共同观看端午节宣传片的视频,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视频中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2.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辅导员和两位主持人依次吟诵端午儿歌上场,由此切入活动主题:端午节。师: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男: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女: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第一篇章:端午说由来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称吗 (队员开火车介绍: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屈原日、龙日、午日、夏节、灯节……)2.端午节不光别称多,她的传说和故事也同样精彩。队员们已经收集到了很多资料,让我们一起听一听。(3名队员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队员1: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可许仙听了法海的话,在端午节当天让白素贞喝了雄黄酒,现出蛇形。队员2:曹娥寻父尸:曹娥是东汉时期上虞人,有名的孝女,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数日仍不见曹父尸首,在五月五日投江,几日后曹娥抱着其父,两人一同浮出水面。队员3: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3.辅导员小结:虽然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很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让我们先一起认识爱国诗人屈原吧。(出示屈原画像)4.两名队员配乐讲述故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声情并茂的讲述及音乐的渲染下,队员们听得十分投入。第二篇章:端午话习俗1.端午节不但有如此动人的传说,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请一位队员介绍端午节戴五彩线的习俗。队员4: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编制的。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毒虫的伤害,儿童由此可以保平安。2.队员两人一组共编五彩线,一边编一边唱歌曲《过端午》,编好后,队员展示并戴上编好的五彩线。(欢快的歌曲,竞争的氛围,队员兴趣十分浓厚,队会气氛非常热烈。)3.队员介绍端午节的其它习俗: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五红、戴香包等,并引出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赛龙舟。4.1名队员展示自己的龙舟画并介绍龙舟。队员5: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 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5.观看赛龙舟视频,队员随着音乐感受赛龙舟的竞争意识及热闹场面。6.队员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队员 6: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变成-个习俗,就是赛龙舟。7.各组推选3名龙舟手参加比赛,1名鼓号手敲锣,玩赛龙舟游戏,要求:3人一组,动作协调整齐,哪组先到终点为冠军。8.师宣布比赛结果,颁发奖品。9.师小结:其实赛龙舟最讲究的就是团结合作,刚才队员们配合得都不错。龙舟比赛这个习俗,如今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一项强身健体的水上竞技活动了!第三篇章:端午赛诗会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在2300年前,屈原就写下了千古绝唱的《离骚》、《九歌》、《天问》等许多壮丽辉煌的诗篇,让我们齐诵屈原的名句。(齐诵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当代的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队员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端午节的情思——遥祭屈原》。3.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还把端午节称作——“诗人节”,接下来我们就来诗歌串烧。第1小队: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第2小队:和端午(北宋)张未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第3小队: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袭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第4小队: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第四篇章:端午吃粽子1.我们看了龙舟,赛了诗歌,那咱们海安人过端午,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什么 (引出吃粽子)2.队员齐唱一支快乐的《粽子歌》并伴歌舞表演:包粽子。3.走进粽子世界,欣赏各种各样的粽子。(队员观看粽子图片,五彩缤纷的粽子图片看得队员是垂涎三尺,有的队员甚至忍不住大呼:好想吃呀!)4.我们也在辅导员与家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学习了包粽子,让我们回顾当时的情景(配乐观看队员课前学包粽子的视频及照片),请队员们谈学包粽子的感受。队员7:包粽子时妈妈深情地对我说“过端午吊屈原,爱国诗人不能忘呀!”你看她多爱国啊!妈妈尚能如此,更何况是我们。队员8:每次卷芦叶时,总漏米,无论我怎么反复练习都不成功,正在我灰心丧气胡乱包裹的时候,竟包成了。汗水的付出,浇开成功的花朵。学包粽子让我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队员9:奶奶吃到我送的粽子后,一把搂住我,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一个小小的粽子竟让奶奶如此感动,以后我要多付出少索取。队员10: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感觉特别香甜,因为这是劳动的成果。5.辅导员小结:虽然第一次包粽子,技术上还有很多疑难问题,但大家在做中学、学中做,收获多大啊!6.队员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得特别香甜。7.(吃完粽子后)品尝着美味的粽子,感受着浓浓的端午情,我们的心里格外甜。让我们再次吟诵起欢快的端午童谣吧。全班齐:五月五,是端午,满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万年长!8.辅导员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承端午文化,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辅导心得: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本活动开始前,我让学生学习端午文化,收集端午资料,并准备粽叶、粽馅儿等材料,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包粽子,学生在亲自动手与实践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项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学习的不易,增强了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心。活动过程中,通过开展说一说端午童谣、讲一讲端午故事、编一编五彩线、赛一赛龙舟、唱一唱粽子歌,尝一尝美味的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总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有责任去弘扬,而这个责任,就赋予我们下一代,让我们从传统节日教育做起,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