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一、人口移动(人口的迁移与流动)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到外地为公司洽谈业务的经理;4、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社会文化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1.经济因素深圳市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春节后,因经济的驱使,人们从乡村进城务工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政治因素战争(俄乌战争)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迁都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对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移民工程,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6万人。“十二五”期间,宁夏还将举全自治区之力,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让他们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西海固地区生态条件差,年降水300毫米至600毫米,且分布不均,7月中旬以前几乎没有降雨,八九月份进入雨季后,日照温度低,无霜期最短的年份仅有88天。由于生态失衡,贫困人口居住分散,致使这里公共服务成本极高。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不好的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好的因素)。推力:原定居住地的不良环境,如空气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拉力: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有利不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促进文化交流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促进文化传播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思考方向:迁入地人口数量增加,迁出地人口数量减少1、下列现象中,对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迁移拉力的是( )A.东部地区气候较西部优越,光照丰富B.东西部语言差异大,交流隔阂多C.西部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多,生活条件优越D.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2、近年来,我国人口移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表明( )A、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CA3、随着我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水源条件的改善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改变4、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原因是( )A、气候B、资源C、政策D、战争DD(1)、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迁移迁移原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优劣促就了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2)、古代农业社会,人口迁移为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迁移原因: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四、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3)、15~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黑三角贸易)亚洲、非洲、欧洲 —— 美洲、大洋洲(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战争结束,发展经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 北美洲、大洋洲、欧洲读上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方向,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2、若该图表示我国民工移动的方向,该图可能表示(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生活水平高D、甲地优美的环境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CAA分析“闯关东”“雁南飞”的推力拉力因素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