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3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五课的第三框,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阐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讲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阐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第二第三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阐述社会历史的本质,第二框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三框阐述社会历中的主体:三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变革社会中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两目。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讲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杜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二目“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阐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革命、建改、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发展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
2、结合实例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
3、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涵、必要性及其要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和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中国力量 源自人民,》
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力量源自人民?
学生讨论回答: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
新课讲授:
总议题:谁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社会历史是谁创造的?
2、怎样与人民同行?
第一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议题一:谁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全民抗疫歌》
议学问题:为什么全国兄弟姐妹同胞团结一心就一定会把新冠干倒?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师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民群众呢?请看视频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核酸检测造假 发国难财》
在疫情爆发的三年后,核酸检测成了常态,随着检测频次和人数的逐渐增多,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核酸检测已经成了疫情下的一门大生意。
4月25日起,金准医学内部高层下发通知,将原本10人一管的检测标准改为30人一管,人为吸取一个样本中1/3的液体,然后进行混合检测。这么一来,5%的利润率直接暴涨到了205%。减少的检测成本虽给金准医学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利润率,但全社会却因此背负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公安机关随后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对该实验室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议学问题:对核酸检测造假 发国难财的这些人是“人民群众”吗 由此你能归纳出人民群众的内涵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知识拓展: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
知识拓展:
过渡:在疫情防控这场战役中有发国难财的人民的败类,也有为这场战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疫情防控期间 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从哲学角度看,安徽榈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为社会创造了什么财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议学情境四:阅读材料《中国医生》——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精品佳作
《中国医生》于2021年7月9日首映。百年献礼,为广大观众献上一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精品佳作!这部电影再现了武汉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票房火爆,刚播一半就看哭了上万人。
议学问题:这部影片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哪?这部优秀的影片是由谁创作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议学情境五:阅读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第一村》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1980年2月6日,广西合寨村全村143位群众代表通过投票,选举时韦焕能担任第一任村委会主任。合寨村成为“村民自治第一村”。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正式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合法地位。
议学问题:是谁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是谁建立了“村民自治第一村”?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表现: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幕: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议题二:怎样与人民同行?
议学情境六:观看视频《世办政党说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议问题:你能从外国人分析中国抗疫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中体会到我党在坚持怎样的观点和路线吗?
学生讨论回答: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
2、党的群众路线:
(1)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探究活动六:观看视频《我们走在大路上》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新时代我们应怎样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4.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归纳小结: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