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题 6.2根本政治制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并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制度自信。 【能力】 逐步把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政治现象;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提升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知识】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懂得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人大代表证 提问:1.这是什么证件? 引出我县省人大代表黄婷婷的故事 专心观看人大代表证并思考。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讲授新课 (一、学习黄婷婷故事) (一)学习黄婷婷故事1。思考: 黄婷婷为什么能当选为人大代表? 小结:公民任职人大代表的条件只有三条:中国公民;年满18周岁;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2.人大代表分几级?是怎么产生的? 播放微课《人大代表的产生》 (二)学习黄婷婷故事2。思考: 黄婷婷的话反映了人大代表应履行哪些义务?如何才能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 2.“两元一票制”对我县发展有什么好处? 小结:“两元一票制”有利于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等。 3.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黄婷婷提出建议和议案体现人大代表拥有哪一职权?除此之外,人大代表还有哪些职权? (三)学习黄婷婷故事3。思考: 1.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 2.人大代表是通过哪个平台来行使职权的? 3.人民代表大会如何运行来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观看视频《我的一天》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合作,完成问题 了解各级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初探课本内容,自主学习人大代表的义务,学会分析黄婷婷深入基层深入民情是人大代表义务。 简要说出找到身边人大代表的途径。 选择其中一个建议,谈谈对它的认识;分析它的好处. 让学生学会观察,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谈谈政府政策对百姓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结合65页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 结合书本内容和黄婷婷的故事,整理人大代表的职权,并通过练习来分清各种职权,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思维导图,思考并回答。 体会政府的工作,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挖掘主人公身上的优点,让学生明白,当选为人大代表的条件。领悟到人大代表来自广大人民。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初步领会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之一:人大代表人民选。 通过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人大代表义务,领会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逐步理清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寻找身边的例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将政府政策和百姓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通过义务教育这一学生切身体会到的免费政策,让学生明白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到人大代表的那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政治意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程序和国家机构运作过程中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引导学生在前面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从国情、国家性质、基本内容等角度分析,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归纳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将政府工作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真切体会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提高对政府的满意率。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黄婷婷的故事,你学到了哪些政治知识 回顾所学知识,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巩固提炼新知。学以导行 (二、做好国家小主人) 学着把我们身边的问题反映给身边的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拟写一份建议书。 展示范文,提醒书写格式和要点。 根据问题,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拟写建议书。 通过关注学生生活中问题,倡导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支持人民代表的工作,及时反映自己意愿,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提升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板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 (产生) (组成) (人大代表) (产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