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课题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使用日期 设计人 廖俊远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2.1 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特征及标准。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关系,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 3.学生怎么学 (1)结合教材P76-77,设计张桂梅三段人生事迹作为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特征呢及要求。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 (2)结合教材P77-79,学生分析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出现的不同声音,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的共性,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教材 分析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包括两目,第一目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等;第二目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阐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差异性特征,阐明价值选择的标准。 两目的逻辑关系是:第一目是第二目的方法论基础,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对价值判断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为第二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从生活中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了直观感受。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较为熟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强。 学习困难障碍: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区别; 突破措施:在议学情境中设计议学任务,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让学生思辨,并联系实际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P76-77,设计张桂梅三段人生事迹作为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特征呢及要求。 2.结合教材P77-79,学生分析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出现的不同声音,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的共性,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评估任务 1.结合教材P76-77,设计张桂梅三段人生事迹作为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特征呢及要求。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对应目标1) 2.结合教材P77-79,学生分析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出现的不同声音,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的共性,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对应目标2)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P75-79,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结合教材P76-77,设计张桂梅三段人生事迹作为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特征呢及要求。 2.结合教材P77-79,学生分析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出现的不同声音,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的共性,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讲授新课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产生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议学情境 张桂梅的三个人生片段 片段一:1974年,张桂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不远千里到云南省中甸县林业局支边。她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1983 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后,她就深深地爱上了"释道、解惑"这一神圣的工作。 片段二:1996年,面对丈夫病世的张桂梅,毅然选择了偏远山区丽江华坪县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任教,任教期间,她看到了太多大山里的女性悲剧。很多小学、初中都读不完的女孩,不是被迫嫁人,就是被迫干活、打工,为家里的兄弟挣钱。这个一眼望得到头的深山女生的悲惨遭遇让张桂梅萌发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她决定,要在华坪为女孩们办一所不花钱就能读书,还能把女孩们送进大学的高中。 片段三:2008年8月,国内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学校建起后,张桂梅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截止2022年,已经有2000多个大山里的贫穷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议学任务: 1.结合材料和教材P76-77,思考为什么张桂梅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呢? 2.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什么特征呢?这对我们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 议学提示: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产生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社会历史性 (1)内涵: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针对性限时训练 (2018年全国1卷)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年江苏卷)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A. 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结合教材P76-77,设计张桂梅三段人生事迹作为议学情境,学生围绕议学任务,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特征呢及要求。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讲授新课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议学情境 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有些不同的声音。 甲:她虽然没有亲生儿女,但她早已成为华坪女高学生心里的张妈妈。 乙: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丙:有那么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呢! 议学任务: 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特征呢? 2.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有什么共性呢?这对我们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 议学小结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主体差异性的表现: (1)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立场不同)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③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④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针对性限时训练 (2022·湖北卷)自2022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年全国卷).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结合教材P77-79,学生分析面对张桂梅的价值选择出现的不同声音,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张桂梅的人生价值选择的共性,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需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多数学生能够做对2道针对性训练题。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板书设计复盘反思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