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部编版)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1. zhé xué hū huàn kē jì yì wàntàn suǒ ào mì yī lài wù zhì二、填空题2.形近字组词。潜( ) 探( ) 航( ) 核( )替( ) 控( ) 舶( ) 骇( )3.读句子,完成练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上面的句子连用了两个______句,以白问自答的形式强调了“呼风唤雨”的主体是_______,借助的手段是_______,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同义词。(1)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2)人类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4)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5.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发现 ( )的愿望 ( )的月球( )的生活 ( )的电灯 ( )的历程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冬天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时没有________,没有电视,没有________,也没有汽车。像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7.“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句话引用诗句的作用是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B.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C.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春天,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D.现代科学技术能让树木根据人的意愿随时开花结果。8.下列句子中,不是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C.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D.你是谁家的孩子?我从来没见过你。9.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10.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像一位出色的魔法师,让我们登月球,潜海底……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C.望着中秋的圆月,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感觉犹如腾云驾雾一般。B.前天气象台才播报最近有雨,今天就下了起来,真是出乎意料。C.仅仅几天时间,他就把这件特别棘手的事情办好了,兼职有呼风唤雨的本事。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2.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说明了20世纪的成就之多,发展之快。B.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的话,说明了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C.“地球村”的意思是人类舒适方便的生活,是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象的生活。13.本文的中心句是(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C.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选词填空14.改进 改正 改善 改观(1)经过讨论,我们( )了开运动会的计划。(2)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里的生态环境大大( )了。(3)有了错误我们要及时( )。(4)在新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五、语言表达15.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1)人类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八十多年后,这段话果然适用。(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幻想变成现实。(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 )自然 ,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 )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17.完成下面的题。(1)这句话中的“那时”指的是(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现代社会。(2)这句话用四个“没有”构成并列句式,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强调了“那时”的生活情况。18.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指代的事物。在现代生活中,“千里眼”指______,“顺风耳”指_____,“腾云驾雾”指________19.文段中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用是( )A.形容大雪纷飞的美丽景象,说明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象。B.表现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20.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千里眼”“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2)“春风”在文中指无数的发明创造。( )(3)“本文写的是20世纪的科技,为什么要提人类以前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哲学 呼唤 科技 亿万 探索 奥秘 依赖 物质2.潜水 探究 航行 核查 替身 控制 船舶 惊世骇俗3.设问 人类 现代科学技术4.确实 洞悉 依靠 舒服5.意外 美好 遥远 舒适 明亮 艰难6.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电灯 收音机 那时没有花,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人。7.B8.D9.D10.B11.B12.B13.D14.改进 改观 改正 改善15.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八十多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他们的那么多幻想都变成了现实。16.依赖 寄托 成就 17.B 排比 18.望远镜 电话 飞机 19.B 20.√ × √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